作者: 劉彪
大地上捕捉的所有神色景象
所有密切相連之事都已消亡,
在那個容光煥發(fā)的臉上
沒有絲毫殘留的跡象,
從那剔透的石底升騰
正是她獨個兒的靈魂——
她,她自己,唯有她自身,
透過肉體發(fā)出清晰的光明。
(陸永庭譯)
(英國)柯勒律治
柯勒律治是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為重視想象的作用,并擅于捕捉生活中任何偶然出現(xiàn)的閃念,加以藝術(shù)的渲染,使其放出異彩。《幻象》一詩表達了詩人對一位女友的懷念之情。詩中提及的“她”具體指誰?這里很難斷定。此詩寫于1805年,直到詩人逝世的那一年(1834年)才正式發(fā)表。從寫作的時間上推算,那正是柯勒律治由于健康的原因去馬爾他島進行療養(yǎng)的時期。他漂洋過海,遠離祖國,在異域的孤島上思念自己心愛的女友。這個“她”很可能是指詩人于1800年前后所迷戀的對象,此人乃華茲華斯未婚妻瑪麗·哈欽森之姊,當然“她”也可能純屬詩人理想之幻象。詩人與薩拉這場婚外之戀是異常痛苦而無望的,決心以遠別強使自己斷念。表面上看,“她”的音容笑貌,以及一切與她相關(guān)的事件都和漸漸離去的大陸一樣消失,可是詩人內(nèi)心的激情卻久久不能平靜,真可謂是“斬不斷,理還亂”。關(guān)于她的幻象時時涌現(xiàn)在眼前,以至于在島上的每塊石頭的縫隙中都能感到她的晶瑩發(fā)光的靈魂在升騰。
讀此詩可參看柯勒律治在1802年寫的一首著名詩篇《頹喪·一首歌》。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關(guān)于自然和生命的觀念,認為大自然與生命相互交融是他所追求的最佳境界,而一個美麗高尚的靈魂自身可發(fā)射出某種東西,并能化成輕盈、美麗、明亮的云霧去籠罩大地,使宇宙充滿和諧而甜美的旋律。《幻象》最末四句,就是這種奇異的境界與完美的靈魂的具體印證;也是對他所熱戀的女友高度的贊賞。由于本詩的標題為“幻象”,因而在寫法上具有朦朧、飄逸、神奇的特點。
上一篇:幻像
下一篇:幻象還是事實(詩體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