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 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宿處,隔水問樵夫。
[注釋]
太乙:山名,終南山主峰,這里指終南山。天都:帝都,即長安。連山句: 是說終南山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邊。白云二句:說山之高。意思是說山高直入青靄,人入其中,反而若無所見。靄(ai):霧氣。分野二句:說山之大。分野:古人將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國對應起來,分成的若干區域。這里是說中峰就跨過了不同的分野。
[鑒賞導示]
王維的這首詩深得畫理,體現了“意余于象”的繪畫的藝術要求,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靈活之美。
[鑒賞]
本篇是王維隱居終南山時所寫,旨在贊美終南山的雄偉壯觀。
首聯,先用夸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兩句縱橫用筆,既符合人們觀察的習慣,又展現了終南山崔巍闊大的氣勢?!敖?、“到”二字,雖普通,在此卻起到傳神的作用,使靜止的山峰有了動態,頗具生機。次聯寫近景,寫詩人由遠觀到進山所見前方近處、后面的奇妙景象。云環霧繞,朦朧隱約,烘托了山大谷深,也創造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上下兩句,運用互文,相互補充。“合”、“無”二字,生動地再現了白云、青靄的流動變幻,似畫而非畫筆所及,妙趣橫生。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上句寫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詩人用一“變”字,寫出了中峰的闊大。下句寫這里的氣候變化。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里,有的山谷陰云密布,有的陽光明媚。一個“殊”字,點出了奇異的氣象,從側面進一步烘托了山的遼闊高大。尾聯,寫詩人與樵夫隔水問答的生動形象,使全詩在寫山、云之外,又增添了人、水。在創造幽靜氣氛的同時,又借助音響,以動顯靜,從而構成了一幅清幽典型的水墨山水畫。
[鑒賞要點]
[1]名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2]寫景層次井然,景象鮮明。[3]借助夸張、互文、烘托等手法繪景。[4]用詞巧妙。
上一篇:《[宋]趙師秀·約客》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祖 詠·終南望馀雪》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