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醒世恒言》第八卷。
故事源出羅燁《醉翁談錄·因兄姊得成夫婦》。劉璞聘珠姨為妻,不料生病,劉公欲娶媳沖喜,孫寡婦不愿耽誤女兒終身,就叫兒子孫潤代姊出嫁。成親那日,劉家卻叫女兒慧娘出來拜堂、伴眠。這一對青年男女遂成“巧合夫妻”。此事被劉母發覺,責打女兒,李都管將這“丑事”張揚出去,激惱慧娘的未來公公裴九老前來爭鬧,并訴訟告官。喬太守審出實情,將慧娘斷與孫潤,珠姨判給劉璞,徐文哥配與裴政,皆大歡喜。這篇小說描寫劉、孫、裴、徐四家三對青年男女的婚姻糾葛,嘲笑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小說故事情節繁富。四個家庭,三對男女,交織成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全篇又貫串著一個“亂”字,弟代姊嫁,姑嫂拜堂,孫、劉兩家計中計,錯中錯,巧妙爭斗,讓人神眩目迷。但由于作者較好地采用了虛實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孫潤和慧娘的結合為主線,詳寫實寫。另二對青年男女的婚姻為副線,略寫,虛寫,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生,互得益彰,使豐富的情節既充滿著波瀾,步步生花,騰挪跌宕,搖曳多姿,又經緯分明,一絲不亂,順情合理,喜趣盎然,織成了一張精巧的情節之網,將這幅封建社會男婚女嫁的風俗畫,點綴得分外妖嬈。
小說注重細節描寫的真實,將這個看似荒唐的故事渲染得有聲有色,感人、可信。例如,孫潤的男扮女嫁,作者特意點明。他“美如女子”, “裝扮起來,果然與女兒無二”,接著又交代其一雙大腳用“掃地長裙遮了”,但身上沒有耳環,又“貼上膏藥”,以作生疳瘡狀。這樣的細針密縫,彌補了在特定情境下活動的人物的悖背“常理”的行為。藝術的真實,激起人們對生活真實的回味,使這篇翻空出奇的作品,不至于“離奇”。以假亂真,似亂不亂,藝術的奧秘即在于此。
小說還通過心理描寫來刻劃人物的鮮明性格,引導人們窺透其心靈深處的秘密。如孫潤與慧娘“巧合夫妻”的一節,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將兩人的內心活動表露無遺,為以后喬太守審斷他們的結合,在心理上預先埋下“伏筆”。
上一篇:《樂隊》簡介|鑒賞
下一篇:《爭春園》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