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注釋]
護田:《漢書·西域傳序》:“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排闥(ta):推開門。《漢書·樊噲傳》:“高帝嘗病,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噲乃排闥直入。”闥:宮中小門。
[鑒賞導示]
這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詩。楊德逢,別號湖陰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蘇南京)時的鄰居和經常往來的朋友。此詩對于“一水”、“兩山”的擬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為基礎,又與具體的生活內容相吻合,氣足神定,渾化無跡,成為古今傳誦的名句。
[鑒賞]
公元1078年,王安石已經六十歲,他辭掉宰相的職務,隱居在金陵的鐘山,就是現在南京市中山陵所在的那座山。在那里寫了很多精巧深刻的山水景物詩,充分表現了他晚年藝術上的成熟和對祖國美麗山川的熱愛。這首詩是有名的絕句,是作者六十歲以后寫的。這首詩寫水光山色找上門來讓人欣賞,意境新鮮活潑。“湖陰先生”是王安石的鄰居楊德逢的別號,他的房子就在王安石住宅的附近,王安石隱居在鐘山的時候,一直同他有來往。這一首詩就題在楊德逢屋里的墻上。
前兩句寫楊德逢的住處清雅幽靜,楊德逢自己又是個勤快的人,院子收拾得干干凈凈,茅檐下連青苔都沒有;所有的花木也都是主人一畦一畦親手栽種的。從屋里向外望去,水光山色都在眼前。第三句不寫人們引水灌田,卻寫水波環繞著田地。這句里的“將綠繞”的“將”字,應當“拿”或“攜帶”講,是動詞。因為三、四兩句是對仗的。第四句寫得最精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排闥”是把門擠開直撞進來的意思。作者不說人愛山色舍不得關門,卻寫兩面的高山一定要把蒼翠的景色推開門送給人看,甚至人想關門都關不住。南宋詩人葉紹翁的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大概是從王安石這句詩變化出來的,但顯得過于小巧纖細,不如這首詩寫得這樣挺拔勁秀。
王安石晚年的詩,在思想性方面不及他早年、中年的作品豐富有內容,但是在藝術成就方面卻達到了一種超妙的境地,給人以“摧剛為柔”、“推陳出新”的感覺。
[鑒賞要點]
[1]名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2]擬人與描寫的渾然一體,交融無間。[3]“摧剛為柔”的手法。
上一篇:《[宋]陸 游·書憤》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駱賓王·于易水送人一絕》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