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九言詩
九字一句的詩。其單句之見于古籍者,如《尚書·五子之歌》“凜乎若朽索之馭六馬”、《詩·大雅·洞酌》“洞酌彼行潦挹彼注茲”,都是九言。至于通篇都是九言的,《文章緣起》說:“九言詩魏高貴鄉公所作。”《滄浪詩話·詩體》亦說:“九言起于高貴鄉公。”高貴鄉公,即曹髦,文帝之孫。其詩已佚。通體九言詩,極為罕見。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一云:“宋末元初有九言律詩,大是蛇足,只可謂之詩馀耳。此體始于魏。”說明宋末元初有人作九言律詩。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云:“國初有人作九言詩曰:‘昨夜西風擺落千林梢,渡頭小舟卷入寒塘坳。’貴在渾成勁健,亦備一體。”謝榛《四溟詩話》卷二言九言體,亦引此二句,說是無名氏作品。并謂其“聲調散緩而無氣魄”。楊慎《升庵詩話》卷一說此詩作者為釋明山中峰,共八句,題為《九字梅花詩》。還說他自己也口占了一首云:“玄冬小春十月微陽回,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折贈未寄陸凱隴頭去,相思忽到盧仝窗下來。歌殘《水調》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風臺。錯恨高樓三弄叫云笛,無奈二十四番花信催。”并引盧贊元《酴醾花》九言詩一首,盛贊其“甚切體物,前人亦未道破者”。說明明代亦有作九言詩者。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九歌與沅湘民俗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五人墓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