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希·淚的重量》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林 希
輕的淚,是人的淚,而動物的淚,卻是有重量的淚。
那是一種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是一種比金屬還要重的淚。也許人的淚中還含有虛偽,也許人的淚里還有個人恩怨,而動物的淚里卻只有真誠,也只有動物的淚,才更是震撼人們魂魄的淚。
第一次看到動物的淚,我?guī)缀跏潜荒且坏螠I珠驚呆了。本來,我以為淚水只為人類所專有。但是,直到真地看到了動物的淚,我才相信動物也和人一樣,它們也有悲傷,更有痛苦。只是它們因?yàn)闆]有語言,或者是人類還不能破譯它們的語言,所以,當(dāng)人們看到動物的淚水時,才會為之感到驚愕。直到此時,人們才會相信,動物原來更有一種為人類所不理解的無聲的哀怨。
我第一次看到動物的淚,那是我家一只老貓的淚。這只老貓已經(jīng)在我家許多許多年了,也不知它生下了多少子女,也不知它已經(jīng)是多大的年紀(jì)。只是知道它已經(jīng)成了我們家庭的一個成員,我們?nèi)胰嗣刻焐畹囊豁?xiàng)重要內(nèi)容,就是和它在一起戲耍。在它還是一只小貓的時候,我們引得它在地上滾來滾去,后來,它漸漸地長大了,我們又把它抱在懷里好長好長時間地?fù)崦擒涇浀慕q毛。也是我們和它親熱得太多了,它已經(jīng)一天也離不開我們的撫愛,無論是誰,只要這一天沒有摸它一下,就是到了晚上,它也要找到那個人,然后就無聲地臥在他的身邊,等著他的親昵,直到那個人終于撫摸了它,哪怕只是一下,這時它也會心滿意足地慢慢走開,就好像是它為此感到充實(shí),也為此感到幸福。
只是,多少年過去,這只老貓已經(jīng)是太老了,一副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行動已經(jīng)變得緩慢;盡管到這時我們?nèi)胰诉€是對它極為友善,但,也不知是一種什么感應(yīng),這只老貓漸漸地就和我們疏遠(yuǎn)了。它每天只是在屋檐下臥著,無論我們?nèi)绾卧谙旅娑阂膊豢舷聛恚袝r它也懶懶地向我們看上一眼,但隨后就毫無表情地又閉上了眼睛。
母親說,這只老貓的壽限就要到了,也是人類的無情,我們一家人最擔(dān)心的,卻是怕它死在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我們怕它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就這樣每天每天地觀察,我們只是看到這只老貓確實(shí)是一天一天地更加無精打采了,但它還是就在屋檐下、窗沿上靜靜地臥著,似在睡,又似在等著那即將到來的最后日子。也是無意間的發(fā)現(xiàn),那是我到院里去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只是看見這只老貓?jiān)诖把厣吓P得太久了,就過去想看看它是睡著,還是和平時一樣地在曬太陽。但在我靠近它走過去的時候,我卻突然發(fā)現(xiàn),就在這只老貓的眼角處,凝著一滴淚珠。看來這滴淚已經(jīng)在它的眼角駐留得太久了,那一滴淚已經(jīng)被陽光曬成活像是一顆琥珀,一動不動,就凝在眼角邊,還在陽光下閃出點(diǎn)點(diǎn)光斑。
“貓哭了。”不由己地,我向房里的母親喊了一聲,立即,母親就走了出來,她似是要給這只老貓一點(diǎn)最后的安慰。誰料這只老貓一看到母親向它走了過來,立即強(qiáng)掙扎著站了起來,用出最后的一點(diǎn)力氣,一步一步地向屋頂爬了上去。這時,母親還盡力想把它引下來,也許是想給它一點(diǎn)最后的食物,但這只老貓頭也不回地,就一步一步地向遠(yuǎn)處走去了,走得那樣緩慢,又走得那樣的沉重。
直到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是我們對它太冷酷了,它在我們家活了一生,我們還是怕它就在我們家里終結(jié)生命,我們總是盼著它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能夠自己走開,無論是走到哪里,也比留在我們家為強(qiáng)。最先我們還以為是它不肯走,怕它要向我們索要最后的溫暖,但是我們把它估計(jì)錯了,它只是在等著我們最后的送別;而在它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感知到它要離開我們的時候,它只是留下了一滴淚,然后就悄無聲息地走了,走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很久很久,我總是不能忘記那滴眼淚,那是一種最真誠的眼淚,是一種留戀生命,又感知到大限到來的淚水。動物不像人類,人類總是對自己存一種僥幸,他們總是希望那種對于每一個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終結(jié)局,會在自己身上出現(xiàn)奇跡,也是我們?nèi)祟愡^于貪戀生命,所以我們總是給愛我們的人留下痛苦。倒是動物對此有它們自己的情感,它們只給人們留下自己的情愛,然后就含著一滴永遠(yuǎn)的淚珠向人們告別,而又把最后的痛苦由自己遠(yuǎn)遠(yuǎn)地帶走。
動物的淚是圣潔的,它們不向人類索求回報。
我第二次看到動物的淚,那是一頭老牛的淚。我們家在農(nóng)村有一戶遠(yuǎn)親,每年寒假、暑假,母親都要把我送到這家遠(yuǎn)親那里去住。那里有我許多的小兄弟,更有一種溫暖的鄉(xiāng)情,那里有我在城市里得不到的真誠的歡樂。
而最令人為之高興的是我們的這家遠(yuǎn)親家里有一頭老牛,這頭老牛已經(jīng)在他們家里生活了許多年,而且據(jù)我的小弟兄們說,這頭老牛還有靈性,它能聽懂我們的語言。當(dāng)然,這只是因?yàn)槲覀儗@頭老牛過于喜愛的緣故,牛如何能聽懂人的語言呢?但是,這頭老牛也許真是有點(diǎn)靈性,每當(dāng)我們模仿牛的叫聲喚它的時候,只要它不是在勞作,它就一定會自己走到我們的身邊,然后我們就一齊騎到它的背上,也不用任何指揮,它就把我們帶到田間去了。這時,我們就自己在地里玩耍,它在一旁吃草,誰也不關(guān)心誰的事。
小弟兄之間,那是有時會好得形影不離,又有時會反目爭吵;最嚴(yán)重的時候,幾個人還可能糾在一起打得不可開交。但說來也怪,在我們戲耍的時候,那頭老牛是睬也不睬我們的,而到了我們之間真地動了拳腳,那頭老牛就似一個老朋友那樣地走過來,在我們之間蹭來蹭去,就是不讓我們?nèi)魏我环降娜^落在對方的身上,也就是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吧,忽然看見一只什么小生命跑了過來,剛剛扭在一起的小弟兄,又你從這邊,我從那邊地追了過去。追到了,大家全都高興,剛才的那一點(diǎn)仇恨,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而這時再看那頭老牛,它又在一旁吃它的草去了。
當(dāng)然,也是在這頭老牛太老了之后,它終于預(yù)感到有一件事就要發(fā)生了,這時它也和所有的動物一樣,開始和它的主人疏遠(yuǎn)了。每天,我們總是看到它的眼角掛著那種無聲的淚。而且,這頭老牛最大的變化,就是它不再理睬我們這些小弟兄們了。有好幾次,我還像過去那樣學(xué)牛的叫聲,想把它喚過來,它明明是聽到了我們喚它的聲音,但它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抬起頭來向我們看看,然后又低下頭做它自己的事了。
傳統(tǒng)的民間習(xí)慣,總是把失去勞力的老牛賣到“湯鍋”里去。而所謂的“湯鍋”就是屠宰場,也就是把失去勞力的老牛殺掉賣肉。這實(shí)在也是太殘忍了,但中國農(nóng)民還不知應(yīng)該如何安排動物最后的終結(jié)。農(nóng)家是無可責(zé)怪的,家家都是這樣做的,你又讓一個農(nóng)民如何改變這種做法呢?只是,這頭老牛已經(jīng)是對此有所準(zhǔn)備了,它似是早就有了一種預(yù)感,每到它回到家里之后,它就似是用心地聽著什么,而門外一有了什么動靜,它就緊張地抬頭張望,再不似它年輕的時候那樣,無論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它都理也不理地,只管做著自己的事。然而,終于這一天到來了,那正是我在這家遠(yuǎn)親家里住的時候,只聽說是“湯鍋”的人來了,我們還沒有見到人影,這時我就看見那頭老牛嘩嘩地流下了淚水。老牛的眼淚,不像老貓的淚那樣只有一滴,老牛的眼淚就像是泉涌一樣,沒有多少時間,老牛就哭濕了臉頰,這時,它臉上的絨毛已經(jīng)全都濕成了一縷一縷的毛辮,而且淚水還從臉上流下來,不多時就哭濕了身下的土地。老牛知道它的壽限到了,無怨無恨,它只是叫了一聲,也許是最后再向自己的主人告別吧,然后,它就被“湯鍋”的人拉走了。也是只留下了最后的淚水,還在它原來站立的地方,留下了一片淚濕的土地。
如果說貓的淚和牛的淚,都是告別生命的淚;那么還有一種淚則就是忍受生命的淚了。這種淚是駱駝的淚,也是我所見到的一種最沉重的淚。
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們要到遠(yuǎn)方去進(jìn)行一種作業(yè),全農(nóng)場許多人一起出發(fā)要穿過大戈壁,沒有汽車,沒有道路,把我們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幾十峰駱駝。于是,就在一個陰晦的日子,我們上路,一隊(duì)隊(duì)長長的駱駝,幾十個被社會遺棄的人,無聲無息地就走進(jìn)了荒漠。沒有一株樹木,也沒有一簇野草,整整走了一天,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就這樣默默地走著,我們吃在駝背上,喝在駝背上,搖搖晃晃,我們還就睡在駝背上。
走啊,走啊,從早晨走到中午,又從中午走到黃昏,坐在駝背上的人們已經(jīng)是疲憊不堪了,而只有駱駝還在一步一步地走著,沒有一點(diǎn)躁動,沒有一點(diǎn)厭倦,就是那樣走著,默默地忍受著命運(yùn)為它們安排的一切。
腳下是無垠的黃沙,遠(yuǎn)處是一柱柱擎天直立的荒煙,“大漠孤煙直”,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古人喟嘆過的洪荒。我們的人生是如此的不幸,世界又是如此地艱難,坐在駱駝背上,我們的心情比駱駝的腳印還要沉重。也許是走得太累了,我們當(dāng)中竟有人小聲地唱了起來,是唱一支曲調(diào)極其簡單的歌,沒有激情,也沒有悲傷,就是為了在這過于寂寞的戈壁上發(fā)出一點(diǎn)聲音。果然,這歌聲帶給了人們一點(diǎn)兒興奮,立時,大家就有了一點(diǎn)精神;那一直在駝背上睡著的人們睜開了眼睛。但是,誰也不會相信,就是在我們一起開始向四周巡視的時候,我們卻一起發(fā)現(xiàn),馱著我們前行的駱駝,也正被我們的歌聲喚醒,它們沒有四處張望,也沒有嘶鳴,它們還是走著走著,卻又是同時流下了淚水。
駱駝哭了,走了一天的路,沒有吃一束草,沒有喝一滴水,就是還在路上走著,也不知要走到何時,也不知要走到何地,只是聽到了騎在它背上的人在唱,它們竟一起哭了,沒有委屈,沒有怨恨,它們還是在走著走著,然而卻是含著淚水,走著,走著……
這是一種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這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相互珍愛的淚,是一種超出了一切世俗卑下情感的淚,這更是我們這個世界最高尚的淚。直到此時,我才徹悟到淚水何以會在生命與生命之間相互溝通,人的淚和動物的淚,只要是真誠的淚,那就是生命共同的淚。
我看到過動物的淚,那是一種比金屬還要沉重的淚,那更是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輝煌的淚;那是沉重的淚,更是發(fā)自生命深處的淚,那是我終生都不會忘記的淚啊!
天生萬物有靈,其中最容易和人相溝通的是動物。著名動物行為學(xué)家勞倫茲所寫的兩本關(guān)于動物的書:《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與鳥、獸、蟲、魚的對話》以及《狗的家世》在數(shù)年前引進(jìn)國內(nèi)時,一度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其中所描寫的種種動物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相信動物同樣是有喜怒哀樂的。我們尋常人沒有如動物學(xué)家那樣對動物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即使家里沒有專門養(yǎng)有寵物,從小到大也少有不是伴著動物長大的。在這個過程中,說不定就會有些故事曾深埋在我們心底呢!
林希的這篇散文講述的正是人和動物相處時發(fā)生的故事。三種動物,三份眼淚,承載的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情誼和不舍。
在家里生活了一輩子的老貓,在自知大限將至?xí)r,留下了淚水與家人告別,然后強(qiáng)掙著,頭也不回地離去;有靈性能聽懂人話的老牛,是兄弟們玩耍時的良伴,在年老要被送去屠宰場之前,有了預(yù)感,眼淚像泉涌一樣,對生命戀戀不舍;和人一起穿越沙漠的駱駝,一天未進(jìn)飲食,在人唱歌時,默默地留下了淚水……這些動物在面對生命的大限以及艱難時,毫無例外地流了淚。有誰能說,動物的淚不是珍貴而沉重的?
林希并不想將文章做成一篇議論文,他幾乎沒有花費(fèi)篇幅去議論人和動物的關(guān)系,而只是娓娓地將自己生命中所遇到過的有靈性的動物的故事講述出來。當(dāng)故事講完的時候,老貓、老牛、駱駝的形象也已如在面前,讓人禁不住覺得似乎是自己在兒時曾與它們有過這么一段美好的交往,同時,又不自禁地因?yàn)槟枪适陆Y(jié)尾的哀愁而心情低落,幾乎隨之淚下。
雖然是三個不相干的故事,但是文章的整體情感基調(diào)卻相當(dāng)一致,因此一氣讀來,沒有絲毫的離散感,不得不讓人佩服作者的功力。
文中,與動物的淚相對應(yīng)的是人的淚。作者沒有具體寫人的淚,只是在文章伊始,便開宗明義,說“輕的淚,是人的淚,而動物的淚,卻是有重量的淚”。然后,在講述動物有重量的淚的故事中,作者寫到了人的反應(yīng),讓讀者自己去對照著思考人的淚之所以輕的緣故。
林希的此篇散文寫得相當(dāng)溫柔敦厚,即便是寫人,寫到人的冷酷,也是用一種夾雜著自責(zé)和嘆息的調(diào)子來描寫,對人的冷酷自私一筆帶過,而重墨描寫動物的靈性、溫柔心意以及對生命的不舍和珍惜。這樣處理,頗有些筆削春秋的做派,但處理得卻是極為巧妙。寫散文,尤忌議論過多,以意在言外、言盡而意無窮,讓人回味再三為佳,林希這篇散文深得其中三昧。
上一篇:《施蟄存·栗和柿》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茅盾·雷雨前》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