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注釋]
這兩句直寫荊軻刺秦王的歷史事實。此地:易水。燕丹:燕太子丹。壯士發沖冠:描繪當時之情形,又包含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已:已經。猶:還,仍然。
[鑒賞導示]
駱賓王,唐代詩人。與王勃等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杰”之一。有《駱賓王文集》。本詩借送別而抒懷詠志,寓情于景,別具一格。
[鑒賞]
駱賓王一生郁郁不得志,而這種沉淪壓抑的際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絕》恰好曲折地反映了詩人這種心境。
詩的開頭兩句,以戰國時期荊軻刺秦事件為開端,直寫其事。“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壯士發沖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以及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詩人在易水邊送別友人,自然會想起荊軻的故事。但是,詩人舍棄一般送別詩的常見內容,直言史事,這一寫法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包藏已久的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古嘆今,把昔日壯別與今日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三、四句用對仗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引出后一句。這后一句也是全詩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帶比,不僅意味著荊軻不畏強暴的精神千載永存,而且隱含著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兩個虛詞“已”和“猶”用得精確有力。
這首詩題為“送人”,但無半句送別之情;三四句對比,用錯覺表達出對友人的贊美和自己的激憤。如此詠志抒懷的送別詩,真可謂開風氣之先!
[鑒賞要點]
[1]名句:“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2]借史事以達情。[3]寓情于景,景中帶比。[4]語言含蓄,意味深長。
上一篇:《[宋]王安石·書湖陽先生壁》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司空曙·云陽館與韓紳宿別》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