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 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注釋]
樓船:高大的戰船。瓜洲渡:在長江北岸,對岸就是鎮江。南宋高宗隆興元年(1163)四月,南宋右丞相張浚統領各路兵馬,屯駐在瓜洲一帶,聲勢浩大,樓船布滿江面。五月出擊,大敗金兵,不久因為將相不和,在符離(今安徽宿縣)遭到嚴重失敗。此年八月,宋金又開始和談。這句詩說的是這段史事。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大散嶺上,扼守川陜間交通孔道,南宋和金以此為界,發生過多次戰斗。長城:南北朝時南朝宋名將檀道濟自比為萬里長城,唐代名將李勣也被唐太宗比為長城。空自許:不切合實際地自我標榜。這是作者自嘲的話。出師一表:指三國時諸葛亮的《出師表》。
[鑒賞導示]
此詩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于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直到寫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軍事長官)起用。年過花甲的他在振奮之余,回首往事,深感困難重重,立功報國的抱負難以實現,心中無比激憤,于是寫下這首《書憤》。詩中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此詩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深厚。
[鑒賞]
這首七言律詩,抒發了詩人以身許國但卻在誤國的權奸們的排擠和打擊之下壯志難酬的憤慨。
首聯用憤激的語言塑造了詩人少年氣盛、志在收復中原的志士形象。氣勢如虹,壯如山岳。
頷聯用回憶過去的勝利說明金人是可以打敗的,失地是可以收得的。
但頸聯一轉:自己一生雖然以身許國,但誤國的權奸們對抗戰派屢屢打擊,使自己壯志難酬。歲月催老,又被斥逐還家,完全失去了報效國家的機會與可能,所以憤從中來。
尾聯詩人用歷史人物諸葛亮和南宋群臣對比:試看你們那些執掌南宋大權的人物,哪個敢與孔明先生來比?哪個有他那樣的壯志?
這一比,這一質問,使南宋群臣丑態畢露:一幫茍且偷安、蠅蠅茍茍、忘記祖宗、無恥混日之徒,在諸葛亮面前任何一個也直不起、仰不起頭來。陸游用這種比法,有力地抨擊了投降派專權誤國的罪行。
[鑒賞要點]
[1]名句:“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2]對比鮮明、有力。[3]感情豐富。
上一篇:《[唐]王 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王安石·書湖陽先生壁》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