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注釋]
驛:驛站,即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者和外出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無主:無人過問。更:又。著:遭受或加上的意思。苦爭春:竭力去爭芳斗艷。零落:凋謝墜落。碾(nian):壓碎。
[鑒賞導示]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詩作近萬首。他的詞氣勢豪邁,感情深沉。這首《卜算子·詠梅》是作者主張抗金而受到打擊排擠的自喻之作。通過對梅花堅強不屈和高潔品格的贊美,表現了陸游品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毛澤東的這首詞,寫于1961年12月,充滿了樂觀自信的精神。
[比較鑒賞]
陸游和毛譯東的同題詞,吟詠的對象都是梅花,但至少有如下不同:其一,兩首詞所塑造的梅的形象基本特征不同:陸詞中的梅花——堅貞不渝,孤芳自賞;毛詞中的梅花——無私奉獻不居功,以與民同樂為樂。其二,兩首詞的感情基調不同:陸詞的感情基調——寂寞、孤獨、苦悶;毛詞的感情基調——樂觀自信,胸襟博大。其三,立意和思想境界不同:毛澤東曾說他的詠梅詞是“反其(指陸游詞)意而用之”,首先是立意上“反其意”——陸詞借梅抒發受壓抑之苦情,表遭打擊而堅貞不渝之志;毛詞卻是借梅抒斗風雪迎春到的戰斗豪情,表無私奉獻卻不居功、愿與民同樂之志。其次在梅所處的環境、志趣、全詞的格調和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境界上,均“反其意”而用之,正如前所述。陸詞表現了一種孤芳自賞、堅守節操但又寂寞、苦悶的精神境界,毛詞則表現出一種胸懷博大、樂觀自信而又不居功、要與民同樂的精神境界。最能顯示兩位詩人思想境界的詞句分別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和“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為革命領袖的毛澤東的思想境界是作為封建文人、愛國詩人的陸游所無法企及的。
[鑒賞要點]
[1]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2]托物言志的手法。
上一篇:張可久《[中呂]賣花聲·懷古》兩首比較賞析
下一篇:《牡丹》與《題臨安邸》比較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