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鶴收仙箭
典源出處 《后漢書·鄭弘傳》注引孔靈符《會稽記》:“射的山南有白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漢太尉鄭弘嘗采薪,得一遺箭,頃有人覓,弘還之,問何所欲。弘識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載薪為難,愿旦南風,暮北風。’后果然。故若耶溪風至今猶然,呼為‘鄭公風’也。”
釋義用法 會稽射的山南有白鶴山,相傳有白鶴為仙人取箭。漢代鄭弘曾在此處砍柴拾到箭,有神人來取箭,問鄭弘有什么愿望,鄭弘說希望若耶溪早晨刮南風,傍晚刮北風,以利于運木,后果如此,當地稱為“鄭公風”。后作為詠箭或詠風的典故。
用典形式
【仙鏑】 唐·駱賓王:“仙鏑流音鳴鶴嶺,寶劍分輝落蛟瀨。”
【鄭風】 唐·駱賓王:“鄭風遙可托,闞月耿難依。”
【樵風】 清·王士禛:“他年登堂問章句,五湖帆影隨樵風。”
【取箭鶴】 唐·羅隱:“支床龜縱老,取箭鶴何慵。”
【仙人收箭】 清·吳偉業:“仙人收箭云歸浦,道士開籠月滿天。”
【鶴收仙箭】 宋·陸游:“龍化廟梁飛白雨,鶴收仙箭下青蕪。”
【遺箭遣鶴取】 宋·陸游:“修梁看龍化,遺箭遣鶴取。”
【遺箭鶴銜來】 宋·陸游:“廟后故梁龍化去,山前遺箭鶴銜來。”
上一篇:詩詞典故《鶴吊陶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鶴語堯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