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仆本寒鄉士,出身蒙漢恩。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輕車,追虜窮塞垣。密涂亙萬里,寧歲猶七奔。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少壯辭家去,窮老還入門。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の羧?span·class="PUC03_E2">上鷹,今似檻中猿。徒結千載恨,空負百年怨。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愿垂晉主惠,不愧田子魂。
《東武吟》原是流傳在齊魯一帶的歌曲名,后被文人用作樂府詩題目,本篇就是一首擬作(“代”即擬之意)。這首詩民歌風味頗濃,頭兩句即民間說唱常用語,《古詩》有一首是以“四座且莫喧,愿聽歌一言”開頭,陸機仿民歌之作的《吳趨行》也有“四座并清聽,聽我歌吳趨”的句子,鮑照本人還有一首《代堂上歌行》,頭兩句是:“四坐且莫喧,聽我堂上歌?!贝嗽姷摹爸魅恕?,是指聽者,“賤子”,說唱者的謙稱。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老軍人的經歷,用的是自述方式,說唱者即為作品主人公。他先敘述自己早年塞外征戰情形?!捌捅竞l士,出身蒙漢恩。”他說自己出身寒微,蒙受了朝廷的恩遇。這里的“漢”實指本朝,以下典實的用意亦同。“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張校尉”,指張騫,他曾以校尉的官職佐衛青北擊匈奴。“河源”,黃河的源頭?!昂笾鹄钶p車,追虜窮塞垣。”“李輕車”,指李廣從弟李蔡,曾為輕車將軍,擊匈奴有功。“塞垣”,泛指邊域。“密涂亙萬里,寧歲猶七奔。”“密”,近。“涂”,通途。“亙”,竟。“寧歲”,安寧的年月?!捌弑肌保谩蹲髠鳌贰耙粴q七奔命”的話。這兩句說,近路也有萬里,安寧的年月也要多次奔命??梢娬鲬鸬念l繁、追亡逐北的辛勞。這情形已從上面的“到河源”、“窮塞垣”、“始隨”、“后逐”的敘述中見出。所以下面寫道:“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體力在征戰中消耗殆盡,心思在寒暑更替、歲月如流中折騰著。這“心思”不外立功、思鄉兩方面,這里當主要是指功名心。一開始他就說是“蒙漢恩”,他之從征是為了殺敵立功,報效朝廷知遇之恩,其心情當如作者《代出自薊北門行》所言:“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又從他敘述追隨“張校尉”、“李輕車”這些著名邊將,見得他征戰多年,是有不少戰功的。但是,時變事異,最后使得他的功績全部化為烏有?!皩④娂认率?,部曲亦罕存。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部曲”,部屬?!肮驴儭保瑹o人知悉的功績。這四句說,將軍亡故了,同時參戰的人也很少有活下來的,這樣這位戰士的功績也無人為他證明、評定了。這是他命運的悲劇。這悲劇的釀成并非只是偶然事件,從“召募”到將軍下世、部曲罕存,是經歷了長久時間,而這么長時間也沒有人為這位戰士敘功啊,可見這悲劇是必然的,是社會制度造成的,即如“李輕車”的從兄李廣大小經七十余戰,到死也未封侯。后兩句用“一朝”、“誰復”呼應,見出感慨深沉。下面就敘其晚年的凄涼?!吧賶艳o家去,窮老還入門?!庇靡粋€“還”見出他一事無成、不堪回首的況味?!把犡卓?,倚杖牧雞豚?!睂懰麖氖绿锷釀趧?,“倚杖”見得他體力不支,已經衰老了。這里似乎還融進了《古詩》“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意蘊,見出其家人死盡、廬舍荒廢,益發可悲?!ぁ拔羧?span·class="PUC03_E2">上鷹,今似檻中猿?!薄?span·class="PUC03_E2">”,打獵的臂套,獵鷹站立其上?!み@兩句撫今思昔,過去像上鷹一樣的英姿勃勃,現在卻像關在柵攔里的猿猴一樣無能為力了,真是不堪回首。“徒結千載恨,空負百年怨?!边@兩句意思是:一輩子白過了,留下了無窮的遺恨。最后他還希望君王念其舊功,予以收養。四句用了兩個典故。其一是晉文公的故事:晉文公流亡復國,要拋棄多年使用的器具(包括床席),并且怠慢患難與共的隨從,后經大臣咎犯勸諫,改正了錯誤(見《韓非子》)。其二是魏人田子方的故事:田子方見一匹出過力的老馬被人丟棄在道路上,認為這樣做不應該,就拿錢買下收養起來(見《韓詩外傳》)。這四句是說,丟棄的席子還想著君王的帳幕,老馬還舍不得離開君王的車駕,希望君王能施降恩澤,這樣才不至于叫田子方的在天之靈感到愧咎。這里是以忠愛之心、哀憐之情來感動君王。從這途窮之泣中也可見出這位老軍人內心的痛苦和怨恨。
這首詩通篇皆主人公自述,從往昔敘起,以時間為序,顯得平順。由于作者選擇了幾個典型情事,還運用了典故和對比,因此詩的內蘊并不貧弱,正如王夫之所說:“中間許多情事,平敘初終,一如白樂天歌行然者?!哉咧缴務咧杏|,無窮無方,皆所含蓄”(《古詩評選》)。詩中所寫的這個功成無賞的軍人,也是有典型性的,漢代的“李廣難封”就是典型一例,晉宋之交也不乏其人。晉宋之交劉裕父子曾進行過多次北征,劉裕還曾收復兩京、河洛,這就是此詩的背景。此詩是以漢代宋,向當朝君主進行諷諫的。這又是鮑照一首著名的邊塞詩,對后世邊塞詩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王維《老將行》、杜甫前后《出塞》都有《代東武吟》主人公的影子,而王昌齡的《代扶風主人答》從內容到形式,更酷似鮑照的這篇作品了。
上一篇:《東飛伯勞歌·無名氏》原文|賞析
下一篇:《代東門行·鮑照》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