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朱迪奇·羅馬警句》經(jīng)典詩文賞析
像魏瑪?shù)母璧乱粯樱鷮κ裁炊济o所知,
但羅馬太大,不比魏瑪,
您(干嗎談這個呢? )實在太小。
在魏瑪,胖胖的房東太太、
馬倌、衛(wèi)兵、姑娘,都會說:
“我們在世界中心,”因為同他們一起的
有一個人,沒有世界也能生活。
不過,我們只是在廣場中間的我們。
(錢鴻嘉 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意大利詩人們大多抒寫意大利戰(zhàn)后經(jīng)濟繁榮下個人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喬爾尼·朱迪奇的《羅馬警句》就是這樣的作品。
詩中涉及到的歌德在魏瑪?shù)纳钣斜匾f明一下。一七七五年,26歲的歌德以“‘維特’的作者”聞名于德國,接受了魏瑪公爵的邀請,第二年被任命為公國樞密官顧問,似后又擔任了宰相職務。詩劈頭一句,在歌德和“您”之間建立某種聯(lián)系,異國異地異人,而精神上茫無所知卻是一致的。現(xiàn)代文明大都會的首都羅馬城,比起那么個封建小城堡魏瑪大多了,以致于人被從世界各地涌來的人潮淹沒了。人,如同大宇宙中的一粒微塵,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干嗎談這個呢? )。與歌德的時代相比,人類進步近二百年了,人的價值、地位反而萎縮、退化,現(xiàn)代塵囂和混亂把人類擠到了世紀的邊緣地帶。物質的繁富掩蓋了人類精神的貧乏;人類在不斷得到的同時,又不斷喪失自身。世界為物質的欲求充斥,精神在無根地流浪。歌德的“茫然”和現(xiàn)代人的茫然,魏瑪(代表落后時代)和羅馬(代表現(xiàn)代社會),構成了強烈的反差。歌德為尋求資產(chǎn)階級改良之夢而來魏瑪,為夢的破滅而茫然,為打破茫然而遠走意大利;而現(xiàn)代人看著忙碌的功利的世界,內(nèi)心的苦惱無處言說,除了茫然, 只有茫然。 “茫無所知”是無可奈何的情緒,它流露了對現(xiàn)代社會的荒謬、人性淪喪憤慨之后歸于平靜,一種被約束、過濾了的平靜。
現(xiàn)實與回憶在詩中交替出現(xiàn)。第二節(jié)又回到魏瑪,描繪了一幅魏瑪下層社會志得意滿的圖畫。胖胖的房東太太、馬倌、衛(wèi)兵、姑娘,地位低下, 卻發(fā)驚人妙語“我們在世界中心”,作者暗示這是因為歌德的存在。這不過是假想假托而已,但會有詩人真實的心理成份。詩人是世俗世界之外的另一類人,可以囊空如洗,可以萬眾俯視,但他自己“不墜青云之志”,精神的旗幟永遠高揚。他以詩句激勵自己也鼓舞人民,使人類“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不為世俗吞噬。魏瑪人那么驕傲、自豪,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博大、浩渺的世界,這個精神的大宇宙無法比擬。
“不過,我們只是在廣場中間的我們”。是妙句,仿佛當頭棒喝,把人從幻覺中猛地拽回現(xiàn)實,叫你不得安寧。從根本上說,逃避現(xiàn)實只是企圖,在心造的幻夢中作夢,夢醒之后還得痛苦地捂著受傷的心,在一片精神的荒漠上彳亍而行。
詩短容量大,與題意相符,題目別致。
(余長新)
上一篇:〔德國〕荷爾德林《給年輕的詩人們》賞析
下一篇:〔俄國〕普希金《致凱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