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荷爾德林·給年輕的詩人們》經典詩文賞析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的藝術也許要成熟,
因為,象年輕人一樣,它已醞釀多時,
不久就要臻于美的化境;
請虔敬一些,象過去希臘人一樣!
你要敬愛神明,親切地理解凡人!
切戒狂奮和冷酷!慎勿說教和鋪陳!
如果名家的言論使你們畏縮,
請直接師法大自然!
(錢春綺 譯)
如何做詩?如何做人?每一個想要成為詩人的人都必須認真的思考這兩個問題。
荷爾德林的《給年輕的詩人們》,回答了這兩個問題。詩的第一節,談藝術。如何才能使藝術達到成熟?如何才能使藝術“臻于美的化境”?詩人告訴我們: “請虔敬一些/象過去希臘人一樣”。虔敬,是容不得半點虛偽和做作的,必須是全身心地奉獻,就象創造了古希臘偉大文化的希臘人那樣,把藝術視為至上,奉若神明。若不如此,我們的詩,我們的藝術就不可能走向成熟。詩人在這一節中提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藝術觀——“虔敬”,這對年輕的后來者無疑是一種極高的要求。須知,古今中外,詩成大器者,必是將其全身心奉獻于詩的。這是做詩。如何做人呢?請看:“你要敬愛神明/親切地理解凡人”,且不說后面還有那么多條,僅是這“親切地理解凡人”,就很難做到。人與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上帝面前,你我他人人平等。所以,盡管你頭上有一頂詩人的桂冠,但你卻必須親切地去接近和理解普通人。你自視清高,輕視凡人,那么你將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沒有人會愛戴你,這是做人的最關鍵的一條。同時,詩人告誡后來者“切戒狂奮和冷酷/慎勿說教和鋪陳”, 這既是在勉勵他們如何做人,又是在指點他們如何做詩。詩的結尾更鮮明地表現出詩人坦蕩磊落的藝術觀和人生觀: “如果名家的言論使你們畏縮/請直接師法大自然!”干脆,痛快,傳達出一種堅定的自信。這也是很難做到的。人,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崇尚名家,膜拜偉人,總以為他們的每一句話都是千古皆準的真理,都必須奉若圣旨,這是人類的悲哀。正因為如此,社會才出現了韁化、停滯和災難。為什么不能多一點自己的思想呢?為什么不能讓名家偉人們靠邊站站呢?我們上有頭腦,下有雙足,大自然把生活的一切盡情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沒有必要去踩著先行者的腳印亦步亦趨!詩人痛切地感受到德國藝術生活中個性的喪失以及社會中的丑惡,禁不住大聲疾呼: “請直接師法大自然!”這落地有聲的詩句,震耳發聵,令人精神振奮,激勵著年輕的詩人們以大自然為師,人與自然同一,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個性特征,追求一種至善至美的化境。
全詩語句質樸自然,明白曉暢,尤其是第二節,于樸實中更顯深刻,具有深刻的人格力量和藝術力量。
(郭良原)
上一篇:〔美國〕朗費羅《箭與歌》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朱迪奇《羅馬警句》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