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阿爾蓋齊·無題》經典詩文賞析
親愛的祖國,親愛的母親,
你一個世紀比一個世紀
更加純潔無比, 更加年輕美麗,
你守衛著屋旁的蜂房
使你的玫瑰鮮花怒放
在愛情的微風中傾吐芬芳。
就在那時候, 許多新郎
有時穿著靴子, 有時打著赤腳,
蜂擁而來, 來多少我已經遺忘,
他們要你稱他們為帝王。
他們盛氣凌人,貪得無厭,
卻給你帶來一串串珠子項鏈,
你向他們都提出一個問題:
你們到國外來謀求什么東西,
他們胡言亂語了一通,
自以為已經把你擺弄。
我挑選那最健全的佳賓,
但他要來自啟明的星星。
親愛的母親,親愛的祖國,
我也給你編制了一只手鐲,
用十棵麥穗
和永不凋謝的花束。
(徐文德 譯)
詩一開始用擬人化手法,將祖國喻為“母親”,這種比喻已用得太濫,幸好詩人隨即注入濃郁的抒情的活水,使“祖國啊,母親”這一呼喊依然顯得親切和熱烈。你看,那位年歲在增大,卻更加純潔、美麗的母親,在她的四周,蜂房簇立屋旁,蜜蜂飛舞,玫瑰鮮花怒放,在愛情的微風中傾吐芬芳。 多么恬靜的田園風光啊!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有母親在“守衛著”。這樣生動的畫面,流淌出甜蜜的情感的濃汁。祖國——母親,她便是釀蜜人。
第二節筆鋒陡地一轉,引入敘事成份,帶出那些蜂擁而來的“新郎”, “他們要你稱他們為帝王”這一句暴露出了他們的真面目,原來這批新郎是羅馬尼亞歷代奴役人民的暴君。他們任意把母親擺布,并提出種種非份的蠻橫要求,甚至要摘取閃耀在母親頭上的“啟明的星星”, 其實是要使羅馬尼亞人民重新墜入黑暗之中。 詩人終于忍不住了, 雖然他用了許多感情色彩鮮明的詞匯勾勒“新郎”們的丑惡嘴臉, 他不滿足于此, 終于站出來以第一人稱“我”, 來傾吐自己對祖國的熾熱感情。在詩的最后一節,詩人直抒胸臆, 博大深沉的愛國主義之情噴薄而出。 詩人在這里運用了一個細節:一只“用十顆麥穗和永不凋謝的花束”編織的“手鐲”,作為“我”向祖國母親的獻禮。 麥穗和花束編織成絢麗的圖案, 象征著祖國美好的未來, 這是她的兒女對她的祝福。 這個細節, 作為一個對比, 它還和另一個細節“珠子項鏈”形成鮮明的反差。 珠子項鏈是“盛氣凌人、 貪得無厭” 的“新郎”們帶來的。 一手鐲, 一項鏈,均為裝飾品, 手鐲因“麥穗”而吐露泥土的芬芳, 項鏈則因 “珠子”的拼湊而散發出銅臭味。 兩個細節兩重天。 詩人對祖國的熱愛, 對歷史上妄圖奴役羅馬尼亞人民的“新郎”們的厭惡, 和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 躍然詩中!
(戴達)
上一篇:〔智利〕米斯特拉爾《提示》賞析
下一篇:〔瑞典〕馬丁松《月亮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