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曾如此難堪
做爸爸是幸福的,偶爾也有尷尬。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回歸自然,他們享受水的清涼,愜意于泥土的觸感。我常常在一個休息日,帶上小桶和模具跟女兒去公園挖沙子。在那里我們先積攢一堆沙子,從旁邊的小人工河里提一桶水澆一些在上面,然后塑造我們想象中的家園。
我們先用沙子堆一個正方體,再慢慢把它打造成一個城堡,有門,有窗,還有煙囪。城堡旁邊壘一個灶臺,灶臺上放著小鍋,玩具小鍋里放上小石子,在那里做飯。灶臺邊是一個個形象生動的小動物,螃蟹、烏龜、兔子,還有小雞,它們都比鍋要大得多,是用沙子放進塑料模具里拓成的。每次建筑完工,女兒看著地上那個快樂家園,都會高興得拍巴掌。
一個休息日,帶女兒去公園前,我特意給她用洗面奶洗了臉,又給她涂了點兒童面霜。挖沙子的時候,恰好有兩個年輕媽媽在我們旁邊說話。她便跑過去跟人說:“阿姨,我今天早上搽油油了。”
“啊,寶貝好漂亮。”人家說。
“阿姨,我還用洗面奶洗臉了,油油和洗面奶都是我爸爸給我買的。”
人家忍不住呵呵直笑,對我說:“你家寶貝好可愛。”
我說:“她就這樣,好跟人說話。”
人家說:“這樣的性格才好。”
馬路邊有一個小花園,離我們家很近。那里有草坪,有樹木,還有真實的泥土,有時候我們貪近也到那里玩。小花園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地方,一早一晚都有人在那里散步、鍛煉身體。
那天我?guī)畠喝バ』▓@玩,挖土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模具少了一個,小烏龜不見了。
“小烏龜呢?”她問我。
我說:“忘了拿,還在家里。”
她說:“那你回去給我拿。”
然后我便跟她解釋:“我們出門的時候已經(jīng)不早了,要是拿了小烏龜再回來,已經(jīng)到吃中午飯的時間了,那我們還怎么玩呀!”
可是,小孩是不跟大人講理的,一不如意便張嘴哇哇大哭。我便趕緊在一邊哄,左哄右哄都不見效果。
離我們不遠恰好有一幫老爺爺正圍在一起聊天,聽見有小孩哭,便扭頭往這邊張望。我覺得越來越尷尬,最后都不敢往那兒看了。我害怕人家以為這里有一個殘暴的爸爸正在虐待兒童。最后,一位老爺爺走過來問我:“怎么回事啊?孩子哭成這樣?”
我趕緊給人解釋。解釋完了,老人說:“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隨后便跟我一起哄孩子。
感謝那位老人家,不管我在他眼里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爸爸,但是我一直都覺得他是一個好人。
我很想知道,別人家的孩子,當他們的要求遭到拒絕的時候,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又是如何表現(xiàn)。我女兒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我只能說,反應比較激烈,張大嘴巴哭,還打人。
記得有一次,她在路邊攤看上一樣什么東西,我沒給她買,結(jié)果她便放大音量哭了起來。哭聲就像高爾基詩歌里描述的那樣,比以往“來得更猛烈些”!我抱她走,她在我懷里連踢帶蹦。我偶爾大聲訓斥她一句,她伸手來揪我的頭發(fā)。這小家伙下手特狠,動不動就揪我的頭發(fā),一揪一大把。以前我都以為,她并不知道頭發(fā)會被揪下來。不過那次我眼睜睜看到,這家伙朝我頭上狠狠揪了一把,然后眼淚汪汪地張開小手來看。看她那種樣子,把我氣得,真想把她摁倒了,照著屁股狠狠來兩巴掌。不過,當時是在馬路邊,公共場合我還不敢撒野。
如果你要跟別人議論,那么幾乎所有人會說,不調(diào)皮搗蛋,不哭不鬧,那就不叫孩子。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是我仍然覺得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了某種問題。
人類的感情總是過于張揚,不論愛還是恨。人類把孩子視為一種恩賜,對他們近似極端地寵愛。如果我們認為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那么他們自然也會這樣認為。自己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要你做什么就得做什么,他們認為這是理所應該的。一旦大人的承受能力不及孩子的期望,兩者之間便會產(chǎn)生沖突,沖突的直接結(jié)果便會是孩子的哭鬧。
我不知道博學的動物學家們是否專門研究過動物幼崽的成長問題,是否曾與人類的兒童加以比較,看看這其中到底有哪些實質(zhì)性的不同。我覺得動物媽媽對孩子也是有深厚感情的。聽人說,在海洋館里,一只海豚剛出生不久就死了,但是海豚媽媽仍然不停地用嘴巴把它頂出水面,直到最后自己也筋疲力盡而死。動物媽媽對孩子的感情到底有多么深厚,人類恐怕也是想象不到的。
可是,動物媽媽的感情很少外露,它只是在默默無聞地履行著自己的責任。我想動物群落里的那些幼崽,它們恐怕很少撒嬌,更少哭鬧,它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盡早學會捕食,學會獨立生存,而不是要媽媽給它買一個什么玩具。動物孩子考慮的問題,人類的兒童根本不用考慮,甚至這種狀況一直可以延續(xù)到他們就業(yè)之前。
人類的語言是文明的標志,但是有時候也會變成一種羈絆。孩子們的那種超乎尋常的優(yōu)越感,多半是從父母和爺爺、奶奶那種膩歪歪的語言中有感而發(fā)的。我比較提倡大人跟小孩身體的親近。我覺得大人給孩子一個親吻,一個擁抱,就會讓他體會到溫暖和力量,而再沒有別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情緒。但是如果你天天跟他說“我的小寶貝喂”“我的小命根兒喂”之類的話,我想久而久之他難免就會覺得飄飄然。
父母對孩子的感情還是收斂一些好,讓孩子把自己的存在看得淡然一些。人類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才會去主動迎合整個世界。
當孩子從外面進來,沒有必要張開雙臂大呼小叫去迎接。你只要面帶微笑,拍一拍他的小腦瓜,然后說:“寶貝,回來啦!快,洗手吃飯。”
上一篇:父親節(jié)陪公公看電影
下一篇:爸爸媽媽跟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