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新小說家布托爾(1926— )的名作。意大利打字公司巴黎分公司經理德爾蒙對妻子感到厭倦,意欲分居,并已經為在羅馬法國使館工作的情人賽西爾找到了工作。因此瞞著別人,乘三等車去羅馬告訴她這個消息。但隨著車輪的轉動,他的內心也不平靜了,他尋思剛離家時的情景,逐漸地又設想,到了羅馬后與情人相見,新生活即將開始,即將吸進一大口屬于未來的空氣、一大口即將來臨的幸福。繼而回想起幾次同妻子、情人的旅行,追述了在車上如何同賽西爾相識,在羅馬如何與她交往終于相愛,以及賽西爾來家同妻子見面,種種出人意料的情況。最后慢慢地意識到賽西爾來巴黎是不恰當的,還是不去看她為好。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在于它突破了創作上的傳統觀念,不以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取勝,而是以寫法新穎和按心理活動節奏安排作品結構為其主要特征。第一,以第二人稱作為主人公的稱呼,這就把讀者也引進了書中,如同作者一樣隨主人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觀察、思考、焦慮,直到恍然大悟。讀者不知不覺進入了角色;第二,心理時間代替了物質時間。書中寫主人公隨著火車動靜,時而想到將來,忽而又回憶過去。在主人公的腦海里,現在、未來、過去是相互滲透或重疊的;第三,超脫空間的限制。就主人公活動的范圍來說,他自始至終是在車上,可是他的意象空間卻是廣闊的:巴黎—羅馬—車廂,因此我們不只是看到了沿途的風景,天氣的變化,而且還欣賞了羅馬的教堂、古跡、廢墟;第四,故事情節斷裂式的發展,任何一個情節包括主人公同賽西爾認識,交往,相愛的經過都不是在一次回憶中完成的,往往故事敘述到最吸引人時,猝然轉到寫車廂中人物或預想將來或追憶過去,這樣斷續地把一個情節截成幾段,安排在若干不同的時候去寫,以致情節總是無頭無尾的,第五,人物臉譜模糊,主人公雖然有名有姓,但他的相貌,性格,成長過程一概不清楚,他只是一個朦朧的影子,第六,文章句子的長短取決于情節。每當寫主人公的內心活動時,因為從一個意念轉到另一個意念,轉來轉去,句子拉得很長,這說明思想內容同語言形式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從以上各點,可以看出,這部作品的主題就是書名所包含的意義:變。時空在變,生活在其間的人物也在變,個人的思想感情也在變。主人公對賽西爾的愛情也因為有沒有羅馬,離開不離開羅馬而起變化,經過一場精神上的曲折反復之后,發現在巴黎時的決定需要改變。
上一篇:《列那狐的故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變形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