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71—1909
【介紹】:
愛爾蘭劇作家,出生于都柏林近郊的一戶基督教新教家庭,幼年喪父。少年辛格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他既喜愛音樂,也熱衷于博物館學、文學和語言學研究。他曾就讀于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音樂理論、古代歷史和愛爾蘭語,并在課余時間進行詩歌創作。大學畢業后,辛格進入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深造,主修音樂理論,后赴德國和意大利進修音樂。此后,他在法國居住了一段時間,進行詩歌和戲劇創作,同時也寫一些文學評論。1899年,辛格在巴黎遇見葉芝。葉芝現了他的文學天賦,并鼓勵他創作愛爾蘭題材的作品。在葉芝的勸導下,辛格回到愛爾蘭,并先后五次到愛爾蘭西部的阿蘭群島體驗生活,學習當地農民的語言和風俗習慣。他把自己在島上的見聞記錄下來,于 1907年出版了散文集《阿蘭群島》(The Aran Islands)。辛格后來絕大多數的戲劇作品都取材于海島漁民、農民的日常生活或民間傳說,足見這段經歷對其藝術創作的重要意義。辛格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加入了蓋爾語同盟和愛爾蘭文學會,與葉芝和格萊葛瑞夫人一起創辦了愛爾蘭民族文學劇院。辛格最初的兩部獨幕劇《在幽谷的陰影中》(In the Shadow of the Glen,1903)和《騎馬下海的人們》(Riders to the Sea,1904)就上演于此。1906年,他成為阿貝劇院的導演之一。這期間,他一直是新戲劇的代表人物,創作了《圣泉》(The Well of the Saints,1905)、《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The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1907)和《補鍋匠的婚禮》(The Tinker's Wedding,1908)。其中,《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辛格的經典喜劇,在阿貝劇院演出時,引起騷亂。1909年,辛格就因霍奇金氏癥在都柏林病逝。次年,其遺作《悲傷的黛達爾》(Deirdre of the Sorrows,1910)由葉芝、格萊葛瑞夫人和辛格的未婚妻共同整理完成,在阿貝劇院上演。辛格善于運用淳樸自然的鄉村方言,描繪農民的生活。他的劇本富有詩意,頗多情趣,成為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
上一篇:《赫里克,羅伯特》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達雷爾,勞倫斯》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