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61
喬治·艾略特最為成功的中篇小說。小說寫織工馬南曾受好友誣陷,對人和上帝喪失了信任,后通過金幣失竊、收養迷途孤女等事件,重新體會到了人間溫暖和同情的故事。馬南被人誣告犯了盜竊罪而被迫離開家鄉,到一個農莊定居避難。此時,他唯一的慰藉就是晚上看著日漸增多的一袋金幣,那是他通過辛苦勞動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一日,村中鄉紳的不肖兒子鄧斯坦盜走了那袋金子,金子與盜賊從此杳無音信。失去了金子,馬南就像失去了精神寄托一樣。除夕夜馬南發現一小女孩來到了自己家中,他視之為上帝的恩惠,于是就收養了這個小女孩,視其為自己的女兒,悉心照顧撫養。小女孩的到來使馬南從失去金幣的痛苦中走了出來,他又有了精神寄托,也正是收養了小女孩之后,在人與人的互相關愛中,馬南才體會到了真正的快樂。小女孩的到來取代了馬南對金幣的熱愛,也使馬南回到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的軌道中,使他恢復了對上帝的信仰。作者借此表達了一個重要的主題:人是社會的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在人的一生中,人間真情遠比金錢帶來的快樂要多得多。十六年后,人們在一個干涸的石坑里,發現了鄧斯坦的尸體,他的手里握著那袋金幣。而這個小女孩就是鄧斯坦的哥哥戈弗雷與他秘密成婚的妻子所生之女。已與南希結合的戈弗雷向南希坦白了事情的真相,并想收回自己的女兒,但女孩選擇陪伴在馬南身邊。評論家們常常批評這部小說過于簡單、過于理想化。雖然作者本意要反映馬南收養女兒后緩慢的轉變過程,讀者還是認為小說中反映出來的馬南的思想轉變太過突然。盡管如此,作者以細致的筆法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與歷經的苦痛,以極其寫實的筆觸,毫無保留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提出了對當時陳腐的道德標準的質疑。正因如此,一百多年前的名著《織工馬南傳》至今仍葆有雋永清新的文學魅力。
上一篇:英國《《紐可姆一家》》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終局》》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