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民間童話·貓頭鷹學唱歌》全文|賞析|讀后感
森林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童話。愛沙尼亞的童話《貓頭鷹學唱歌》是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則。它用童話來解釋為什么貓頭鷹只在夜間唱歌,而且唱得這么難聽,以至于令人討厭。它是完全按兒童特性來解釋的:愛睡懶覺、想當然,結果出了紕漏,弄得十分狼狽,最后把馬的噴鼻聲當作貓頭鷹國度里的“國歌”,個個照著唱,確實揶揄得很夠味兒,足以引起人們的思索。行文中不難看出,它是經過作家精心加工的作品。
·韋葦 ·
貓頭鷹學唱歌
很早以前,所有的鳥兒都唱同一個調兒的歌,于是,發生了這樣的事:鴿子媽媽聽見美妙的歌聲,就想,這是她的寶貝小鴿子在歌唱。結果,飛來的是一只兇猛的老鷹。紅胸雀呼喚自己的小鳥,跳到面前的是小灰雀……鳥兒們都覺得這日子簡直沒法兒過了。他們開了個大會,大家商量好:編起各種調兒的歌,一起放在一只大木箱里,大家按次序抽一支,抽到什么歌,從此就唱什么歌,并且世世代代這樣傳下去。
鳥兒們約定了一個取歌的日子。到了那天,大家都從森林的四面八方趕來取歌。
只有貓頭鷹們來遲了。他們都是些大懶蟲,愛睡大懶覺。飛來取歌的鳥兒們,在路上看到兩只貓頭鷹在樹上打瞌睡,就叫他們趕快一起去取歌。可他們只是半睜開圓眼,一只對另一只說:
“著什么急呀! 最好聽的歌一定最長,當然就一定最重,最重的歌一定塞在箱子底,那最好聽的歌就留給我們去取吧。”
他們拖拖拉拉,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才去取歌。可是,他們飛到取歌的地方一看,箱底已經是空空蕩蕩的了。所有的歌兒全取光了。
他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今后的歌該怎么唱。他們苦惱了,太苦惱了。最后,他們都說:“來,咱們自己來想一支。”
但是歌兒可不是隨隨便便能編得起來的。貓頭鷹們編的,要么尖得刺耳朵,要么細得像蚊子叫,編來編去,總是編不成調。他們一個個都灰心喪氣了。
周圍的鳥兒從早到晚,不住聲兒地唱呀唱呀,令貓頭鷹們羨慕極了。
一天晚上,貓頭鷹們聚在一起,訴說沒有歌的苦惱,其中一只貓頭鷹說:
“咱們不能去向人學唱歌嗎?”
大家都說這是個好主意。有一只貓頭鷹說:“今晚有個村子舉行婚禮,婚禮上的歌兒一定最好聽的。”
說干就干。
貓頭鷹都飛進結婚那家人的院子里,停在蘋果樹上,聽屋里的歌聲。
然而他們的運氣很不好,蹲了好些時候,也沒聽到里頭有歌聲傳出來。就在這時,門咿呀一聲開了,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跑出來,大聲大氣叫道:
“嗚——嗚——嗚——!”
“好聽極了,我們就這樣唱。”
一些貓頭鷹飛走了,這時,有一匹馬醒過來,馬一醒來就大聲噴鼻子:
“呼兒呼兒……”
“這就是我們的歌。”
另一些貓頭鷹也飛走了。
現在,小朋友們要是在晚上走進森林,就能聽見貓頭鷹們這樣唱歌:
一只叫
“嗚——嗚——嗚——!”
一只應
“呼兒……呼兒……呼兒……!”
這就是很早的時候,貓頭鷹從人的婚禮上學來的歌。
上一篇:《【澳洲】·新赫布里底群島民間童話·耗子和它的獨木舟》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瑞典】·拉格勒芙·騎鵝旅行記》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