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席勒《“一切生趣消失在遺棄者的一聲長嘆里”》愛情詩鑒賞
〔德國〕 席勒
美麗得像天使,充滿英雄的幸福,
他是一切青年中的最漂亮的人物,
他那眼光溫暖得像五月的太陽,
反射在藍色的海的鏡面上。
他那擁抱——熱烈得叫人消魂!
強有力,火熱,心敲著心,
嘴和耳朵都失去知覺,心迷神醉,
魂靈向天上飛升,飛升。
他那親吻——是天上的樂園!
就像兩片火焰互相吞并,
就像琴音彼此協調,
奏起來像仙樂一樣諧和。
沖擊,飛翔,精神和精神同流,
嘴唇,面頰,在燃燒,發抖;
靈魂奔入另一靈魂,天地浮動
像包圍著相愛的人而逐漸消融。
他死去了,絕望,唉,絕望,
用痛苦的嘆息去追懷也是枉然,
他死去了——一切生趣也就
消失在遺棄者的一聲長嘆里了!
(楊文震 常文 譯)
席勒(1759—1805)德國詩人、劇作家,“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作家。童年就喜歡看歌劇、學演戲,《陰謀與愛情》是他青年時期的代表劇作。18歲起即在雜志上發表一些抒情詩試作,如《贈勞拉》、《夜晚》等。席勒的敘事詩格調優美、語言生動,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成為他在戲劇以外取得的最大文學成就。他還寫了若干哲理詩和警語詩。他和歌德結下了終生友誼并對德國的民族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首詩選自席勒的五幕悲劇《強盜》,是該劇的女主人公愛米麗亞悼念其心上人卡爾的一首抒情詩。其實,此時卡爾并沒有死,而是卡爾的弟弟弗朗茲為竊取爵位繼承權并企圖占有愛米麗亞而想出的詭計。他編造出卡爾中彈身亡的謊言,又偽造了卡爾寫給愛米麗亞的一封勸她嫁給弗朗茲的遺書,愛米麗亞信以為真,悲痛不已、萬念俱灰,以未亡人的身份來表達自己對卡爾的追思和悼念,同時更深深地表達了她的堅貞不渝的愛情。詩人通過愛米麗亞之口,歌頌了一位敢于向黑暗勢力挑戰的青年英雄,從而他們的愛情也因正義的事業得到升華,顯得更偉大、更悲壯。
全詩五節,第一節描寫了愛米麗亞對卡爾的贊美。她為他感到無限幸福和自豪.把他比作美麗的天使,是青年中最漂亮的人物。“他那眼光溫暖得像五月的太陽”,他那心胸博大得像藍色的海洋。這樣寫一方面通過側面描寫烘托主人公卡爾,這也正是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全劇的主題相契合;另一方面強烈地反襯出愛米麗亞此時此刻的心情。她心愛的人死了,這樣美麗、英俊、威武、瀟灑的戀人離去了,怎能不使她悲痛欲絕! 她愈是思念就愈是忘不了他的一切……
生離死別,對未亡人來說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她認為最激動人心、最幸福的時刻。詩人精心選取了擁抱和親吻這兩個銷魂的時刻來進一步表達愛米麗亞對卡爾的無限懷戀和鏤骨的相思。熱烈的擁抱使他們“心敲著心”,使他們的靈魂融化在一起,火熱的親吻使他們心迷神醉,仿佛是在“天上的樂園”。他們的愛是那樣的蕩氣回腸、綿遠幽深,“奏起來像仙樂一樣。”但這如癡如醉的愛情,如詩如畫的情感卻被黑暗的、邪惡的勢力扼殺了,怎能不令人惋惜悲傷、痛心疾首! 第四節概括了他們擁抱和親吻時的感覺,他們仿佛合二為一,精神和靈魂都融合在一起。“天地浮動,像包圍著相愛的人而逐漸消融。”天上人間竟是如此的不同,“他死去了”,留給愛米麗亞的只有絕望和嘆息,她的美好生活從此消失了,一切樂趣都不復存在了。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先是極力描寫了美好的愛情,從而反襯出愛情的毀滅給女主人公帶來的痛不欲生的沉重打擊。作者把他們的愛寫得越美,那么它的毀滅就越令人同情、令人悲哀,使人更加痛恨窒息人性的黑暗封建統治,因此深化了這首詩的主題。
其次,比喻的貼切精到新穎也是本詩的一大特點。詩人把“眼光”比喻成“溫暖得像五月的太陽”,變無形為有形,變視覺為觸覺,利用人們五官的通感,把難以形容的“眼光”比作是有冷暖的陽光,真是形象、直觀、奇特的比方。再如把觸覺“親吻”比喻成聽覺“就像琴音彼此協調,奏起來像仙樂一樣諧和。”使讀者聯想到他倆火一樣的愛情,心旌搖蕩的親昵必是天上人間最動聽的愛的奏鳴曲,令人陶醉,使人獲得音樂的美感。
最后,此詩感情奔放、豪邁,語句大膽、有力量。這哀悼的本身就是對黑暗統治的詛咒、吶喊和戰斗。
上一篇:〔俄—蘇〕高爾基《啊,當清晨升起霞光》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要我給你愛情”》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