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蘇爾科爾《離別》愛情詩鑒賞
〔俄—蘇〕 蘇爾科爾
水從井口流出,
痛苦卻留在我的心上。
我送走了紅色水兵,
離別多么令人悲傷。
我的忠實的愛人,
對我發出了誓言。
他那離別的熱吻,
燃燒著我的嘴唇。
他邁著水兵輕快的步子,
向洶涌的麥田走去。
悄悄閃耀的金光
把朵朵的云彩照亮。
我的同伴和拖拉機手
在籬笆旁邊跳舞。
四邊八方的夜鶯
都為我放開歌喉。
像靜靜流水中的小草,
像翅膀輕捷的小鳥,
歌聲把知心的語言
對著我的心兒傾談。
它說,在一個晴朗的日子,
我的愛人就要回來。
水從井口里流出,
丁香花兒在我的心上盛開。
(藍曼 譯)
《離別》,是以一個少女的口吻抒發苦苦甜甜的離情別緒。全詩共六節,實則是六幅村野田園的畫面,畫面以癡戀的少女為主體,繚繞著或濃或淡的思云戀霧。第一節,是少女在井邊涉水的鏡頭,望著清澈的流水,她思緒悠悠。“水從井口流出,/痛苦卻留在我的心上。”這兩句,詩人將少女痛苦的情懷注入水中,水流無盡,痛苦無休。少女何所痛?何所苦?“我送走了紅色水兵,/離別多么令人悲傷。”故一懷別苦沉落井中之水。這一畫面有一種寂寥的凄美。第二節是少女井邊沉思的鏡頭。水汲上來了,少女卻不急著走,呆呆的一幅神情,對愛人做癡絕的思想:“我的忠實的愛人,對我發出了誓言。/他那離別的熱吻,/燃燒著我的嘴唇。”少女流連在別前情景中,想起愛人的信誓旦旦,一顆因離別而感傷的心得到稍許的撫慰;想起愛人的熱吻,少女嬌羞的面龐燃燒起紅暈,滾燙了嘴唇。這幅靜態畫面托現出熱戀中少女的嬌容美態,妙想神思。第三節是“離別”的畫面,一個“他”,一個“她”,離者在麥田中漸漸消失,送者遠遠地佇足,目送許久。“悄悄閃耀的金光,/把朵朵的云彩照亮”,麥浪天光,輝映出一幅明朗亮麗的畫面,暗示出人物心情的開闊明凈,水兵為祖國出征,懷高尚的志士胸襟;少女深明大義,忍離戀之苦,掬大義情懷。為全詩劃定出高昂向上的基調。第四幅畫面突然轉靜寂為熱鬧:少女正在井邊凝思回想,兀地走來群少女少男。善解人意的姑娘小伙子們向少女獻上純真的友誼,跳起歡樂的舞,唱起輕快的歌,仿佛“四面八方的夜鶯,都為我放開歌喉。”詩人把歌聲舞態托付在自然景境之中,又畫出一副鮮活的畫面,“象靜靜流水中的小草”——歌聲朗潤;“象翅膀輕捷的小鳥”——舞姿輕盈。在這美的境界中,少女情緒的鳥兒從思戀的苦楚中飛出,向著愉悅快活的境界穿躍。這是她把郁郁的苦思換作快樂的期待,“在一個晴朗的日子,/我的愛人就要回來”。在這充滿希望的期待中,物由心裁,第一節,從井口流出的蘊滿痛苦的水,到這里已如“丁香花兒在我的心上盛開”,溢滿了喜悅,綻出透明凈婉的芬芳。結尾這一幅汲水的畫面,色調絕無開頭的沉重,苦悶,反而煥發出一種明快、鮮麗的韻致來。
全詩緊緊抓住一個少女活潑單純變幻無常的心態,從痛苦到歡樂,在變換中,刻畫出少女真摯的情愛,活現出一個和愛人別離后一會兒悲一會兒喜的少女的可愛儀態。這一形象正像詩中那一朵丁香花,清新純麗,飄逸一種雅郁的芳香。
詩的結構極富特色。詩是由六個畫面組成,畫面色調富于變化,五彩成紋,呼應著少女心態的微妙轉化。這六個畫面像是電影中現實與回憶的交錯鏡頭。開頭一個汲水鏡頭,然后定格,淡入;展開回憶,對往境懷想追思:愛語懇切,愛吻熱灼,相隨田間,兩下離愁。隨后鏡頭又拉回現實,姑娘小伙子們唱跳一片,驅散了少女心崖相思的云。最后一幅畫,仍是汲水鏡頭,在前后呼應中完成人物心緒的轉變。這種結構藏機智于變化,達到表現豐富的效果。詩的語言有真切自然之色,又不乏狀景傳情的生動、工麗之筆,達到明白如畫的真境。
上一篇:〔奧地利〕里爾克《愛的歌曲》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葡萄牙〕卡蒙斯《蕾奧諾爾走向泉邊》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