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里爾克《愛的歌曲》愛情詩鑒賞
〔奧地利〕 里爾克
我怎能制止我的靈魂,讓它
不向你的靈魂接觸? 我怎能讓它
越過你向著其它的事物?
啊,我多少愿意把它安放
在陰暗的任何一個遺忘處,
在一個生疏的寂靜的地方,
那里不再波動,如果你的深心波動。
可是一切啊,凡是觸動你的和我的,
好像拉琴弓把我們拉在一起,
從兩根弦里發出“一個”聲響。
我們被拉在什么樣的樂器上?
什么樣的琴手把我們握在手里?
啊,甜美的歌曲。
(馮至 譯)
愛,是一個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愛,亦是一本永遠也寫不完的書。愛,有奏不盡的曲,愛,有唱不完的歌。所不同的是,同一首愛的歌曲,有的人用嘴唱,有的人用心唱,而且唱得那么有聲、有調、有感、有情,使人流連忘返,令人浮想聯翩。里爾克的詩就頗具這種感染力。在《總是一再地……》這首詩中,他借一對戀人的幽會,敘述了一個漫長而古老的故事,回顧了人類戀情的歷史。而在本文所論及的《愛的歌曲》中,他又把對愛情的描繪由社會轉向了個人,轉向了個人的內心世界。可以這么講,里爾克的前一首詩所展現的是愛情的宏觀歷史,而后一首詩則展現了愛情的微觀世界。前一首詩側重的是對愛情的外在描寫,后一首詩則是對愛情的內在刻畫。前一首詩是粗描,后一首詩是細雕。有趣的是,這一宏,一微;一外,一內;一粗,一細,不論哪一種風格,都鮮明地體現了里樂克詩歌的創作特征——強烈的象征性。
激情、沖動、心靈的震顫是愛情生活中最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令人難忘的時刻。不需要任何舉動,不需要任何語言,此處無聲勝有聲,只有兩顆心在幸福地跳動。這是愛的真諦,這是愛的共鳴。因為愛的力量太大了,所以,“我怎能制止我的靈魂,/讓它不向你的靈魂接觸?/我怎能讓它越過你向著其它的事物?”在心靈中的“愛的歌曲”的引發下,激情的內在驅動越過了理性的屏障,奔向、擁抱了另一顆愛之魂。這構成了本詩的基本情調。詩人以此為基點,把筆觸伸到了人們內心的深處,去撥動心靈的愛之弦?!拔以跄苤浦刮业撵`魂,/讓它不向你的靈魂接觸?”表達了一顆心急不可待的奔向另一顆心的難以自抑的意向?!拔以跄茏屗竭^你向著其它的事物?”表露的是愛的執著、愛的專注。詩人一開始就奏響了作品的主旋律,使人覺得那早已溢滿的愛之河就要沖決堤口,傾瀉而出了。然而,詩人筆鋒一轉,“我多么愿意把它安放在陰暗的任何一個遺忘處,/在一個生疏的寂靜的地方,/那里不再波動。”也許由于昔日愛情的創傷,也許憂慮愛情的苦果,“我”試圖在他的戀人“深心波動”時,遏止自己情感的沖動和靈魂的追求。他自我壓抑,力求把那顆滾燙的愛之魂收到一個“陰暗”、“生疏”和“寂靜”的“遺忘處”而不為所動。然而,這是自欺其人。詩人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自我克制是軟弱的、無力的。人的情感、人的天性是無法抗拒的。理智的屏障難以遏止愛魂的驅動。于是,情感的洪流便沖破了理智的堤岸,涌起了愛的波瀾。詩人用“琴弓”、“樂器”和“琴手”作比喻,形象地表現了兩顆愛心的共鳴?!昂孟窭俟盐覀兝谝黄?,/從兩根弦里發出‘一個’聲響。”這是兩顆愛心所發出的共同的震顫,是兩股愛的支流所匯成的一股強大的波濤。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兩根心弦共振,發出“一個”和諧優美的聲響呢?“啊,甜美的歌曲”。是這支歌,把一顆痛苦自抑的靈魂呼喚出來,去大膽地追求愛情。
作為象征主義詩人,里爾克極為崇尚內在的情感力度,從而使他的作品中表現出相當濃的象征意味。在這首詩中,所謂愛情的歌曲只不過是引子。詩人重在通過愛魂從自我抑制到突破的過程,來表現愛情一觸即發的內聚力,使這部作品的藝術感召力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上一篇:〔俄—蘇〕施企巴喬夫《愛情要懂得珍惜》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蘇爾科爾《離別》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