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女》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90 彩色片 10本
中國珠江電影制片廠攝制
導演:王進 編劇:賀夢凡 攝影:趙小時 主要演員:沈蓉(飾明桃) 陶慧敏(飾愛月) 劇雪(飾荷香) 吉雪萍(飾桂娟)池華瓊(飾金梅)
本片獲1991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蘇聯電影俱樂部國際評委獎
【劇情簡介】
解放前,在鄂西的一個小山村里,有五個美麗活潑的少女,她們之間非常要好,若將五人按年齡大小依次排列,那就是明桃、愛月、荷香、桂娟、金梅。五個人都到了快要出嫁的年齡。
一天夜晚,五個女子去河邊小屋看望能捉鬼求仙的“仙娘”,還沒進屋,就從窗外看到屋里仙娘對一個名叫淑云的女子說:“吊頸要趕在出嫁前……女子的死最雅潔、最光明,女子的靈魂是只白色的鳥……飛到天上,去花園里游耍光景……”果然,出嫁那天,淑云在花轎里上吊了,五個姐妹認為她上天游花園去了。她們也想趕在出嫁前去“游花園”,大家商定好了日子,相約到時都穿大紅燈蕊絨的對襟衫,五個共吊一根繩子,她們沉浸在“游花園”的憧憬之中。
明桃現在的母親是后娘,后娘為了錢,把她許配給一個得肺癆病的男人,他有錢,但眼看活不了幾年了。一天,這癆病鬼來明桃家訂親,明桃正在河邊漂洗花布,看到那男人一副病態,想到自己的將來,心里悲涼極了,連后娘帶來的弟弟也怪娘不該把姐姐嫁給這樣的人。明桃淡漠地看著后娘拿給她的嫁妝,心想反正二月初八要去“游花園”的。
五個女子中,愛月長得最美,元霄節鬧春時,鄉親們抬著一個個扮成觀音模樣的小女到鎮上比美,可誰也比不上愛月,愛月可高興了。愛月的奶奶年輕時也扮觀音,聽說一位后生為了追求奶奶,竟跳下了刀削崖,摔得頭破腿折不翻悔。夜里,奶奶向愛月透露了多年的宿愿:在她過生日時,她想坐到席上與大家一起吃頓飯,愛月聽后心里難過極了。不知誰興的規矩,女人一出嫁,就只能在鍋臺
上吃飯,哪怕活到70,兒孫滿堂也是如此,愛月希望爸爸能滿足奶奶的心愿。第二天大屋里擺了八桌席,為奶奶過生日。叔伯、公公們都來赴宴,奶奶在愛月的攙扶下剛要入席,爸爸就迎上去說:“媽,您老也去吃,多吃點,今天給您過生日。”愛月告訴爸爸:“奶奶要坐席。”“坐席?”爸爸覺著尷尬極了,客人們的目光一齊射向奶奶,似乎對奶奶的愿望不理解,奶奶僵直地站了一會兒,木然轉身走了。天黑后,堂屋里的人們還在吃喝,奶奶閉目僵臥在床上,忽然她抓住愛月的手說:“我好悔,好悔喲……”愛月熱淚直流,她知道奶奶悔的是什么。
荷香是個開朗、潑辣的姑娘,因父親過世,與哥嫂住在一起,哥哥是木匠,喝醉酒后常打老婆。荷香喜歡漂亮的嫂子,哥哥出外做活,嫂子就挽個籃子上后山割豬草,荷香覺得蹊蹺,跟在嫂子身后也上了山。當她看見嫂子投入一個陌生男人的懷抱,兩人雞啄米似地親嘴,就趕緊躲在草叢里,心里慌亂極了。但她還是替嫂子保守秘密,她似乎能理解嫂子的苦衷。夜晚,荷香與相好貴貴在河邊幽會,她告訴貴貴,她不愿嫁給哥哥為她訂下的那個當瓦匠的未婚夫,希望貴貴帶她遠走高飛,貴貴不懂荷香的心思,只是粗魯地動手動腳。突然村里傳來一陣鑼響,一片嘈雜聲中夾著哥哥的大嗓門,荷香猛然推開貴貴,跑去觀看,只見哥哥拉著嫂子游街示眾,一邊罵嫂子偷人,一邊抽打嫂子。嫂子被打得渾身是血,荷香沖上前去挺身護住嫂子,請求哥哥停手,哥哥怒斥一聲“叛賊!”將荷香打倒在地。在沒有別人的時候,貴貴來到荷香身邊,荷香本想把貴貴視為精神依賴,誰知貴貴卻責怪她不該多管閑事,說她嫂子偷人,自作自受,荷香憤怒地打了貴貴一個耳光,自己也痛哭起來。
桂娟姑娘挎著一籃雞蛋去看將要臨產的姐姐,到了姐姐家,看到她正值難產,姐姐痛苦地慘叫,接生婆說姐姐懷的是“哪吒胎”。她叫人牽來一頭黃牛,又吩咐兩個婦人將姐姐抬起,臉朝下,肚子對準牛脊背橫架上去,接生婆一手牽著牛韁繩,一手猛擊牛屁股,趕著牛團團直轉,殷紅的鮮血大股地從姐姐腿間不斷流下來,姐姐疼得大聲慘叫,一團血肉終于被擠壓出來了,是個男孩,叔婆們為此歡呼起來,姐姐卻暈死過去了,桂娟目睹此景后也大病一場。
未滿16的金梅,偷聽到父親說要把她嫁出去,還說再養也是賠錢貨,要把別人家的男孩過繼過來延續香火,心里悲涼極了,所以她下決心也要與姐姐們結伴“游花園”。臨睡前,她拿出一條雪白的長繩,那是姐姐們要她搓的,繩子搓得又均勻又結實,金梅繞了個結,將脖子伸進去試了試,她又從柜子里翻出紅色燈蕊絨對襟衫穿在身上,對鏡子照了又照,她對去天上游花園充滿幻想。
一個滿天星星的夜晚,五人女子找仙娘問“游花園”的事,仙娘假裝淑云的靈魂附在自己身上,淑云告訴她們說,花園里美妙無比,那里不但景致好,而且那里的男人不打女人,還興男女自由相愛……姑娘們聽后非常滿意,定下明天二月初八去游花園。
翌日清晨,五個女子進入山腳下的一間廢棄的榨油房內,在明桃的指揮下,大家取出長繩,在房梁上挽了五個距離相等的圓圈,五人支起磚塊站上去,一起把繩索套在自己脖頸上……
抬神的隊伍吹吹打打地過來了,祈禱上蒼保佑今年風調雨順,傻子四寶采來許多鮮花向榨油房走去,突然他驚叫起來:在他的面前,榨油房慢慢地傾斜,緩緩地坍塌下去……白色的水鳥從河邊驚飛而起,撲打著翅膀在湛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鑒賞】
從中國那些世代相傳的古老傳說中,我們知道了一個又一個感人故事。在《孔雀東南飛》里,焦仲卿與劉蘭芝殉情而死后,變作松柏梧桐,交枝接葉;在《梁祝》里,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后化作蝴蝶,雙雙飛舞;在《牡丹亭》里,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相愛,纏綿枕席,埋骨幽泉……死后的精神升華,成為古代中國女性解決理想與現實矛盾的一個途徑,同樣也構成中國出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影《出嫁女》正是沿襲這一傳統展開故事的。
影片開始就描述了五個女子拜訪仙娘的那場戲。仙娘作為一種文化的符號和工具,她的話語實際上具有一種抽象的普泛意義,即對現實中找不到出路的生命提供一條達到理想王國的途徑。緊接著影片通過五個女子在草地上喧鬧和戲耍的一連串鏡頭,展示了在高遠的藍天和碧綠的草地襯托下少女們的青春美和生命美,她們何嘗不想在現實中找到理想的生活,而現實留給她們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嫁。舊中國夫權社會壓迫婦女的黑暗現實和出嫁后的悲慘未來已經具體地擺在她們面前,給她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抑和心理沖擊:明桃的繼母要把明桃嫁給一個病入膏肓的癆病鬼。愛月目睹自己的奶奶年已古稀,想在為她做壽的宴席上與男人們一起入座吃飯卻不被允許。荷香看見哥哥任意毒打嫂子,而圍觀的百姓卻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桂娟看見姐姐被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在保大人還是留小孩兩者只能選擇其一的難產時刻,被姐夫家理所當然地剝奪了生命。不到16歲的金梅聽到父親說要將她嫁出去,還說再養也是賠錢貨,要把別人家的男孩過繼過來續香火。而穿插全片、忽隱忽現的哭嫁歌,正是女子們的悲哀心曲。環境使想在現實中找到美好生活的女性萬念俱灰,自然向往仙娘指點的“花園”。五個女子并不能深切地理解和體會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相反她們卻誤以為死亡是生命的延續,會使自己進入更加美好的生活。尤其是不到16歲的金梅,在去死的準備活動中,充滿著要去天堂游花園的振奮和欣喜。這樣,女性的向往自然與逃脫文化壓抑的愿望緊密聯系起來了。在女性沒有找到解放自己的正確道路以前,這種解脫方式,無疑是對半封建社會的鞭撻和否定。作為電影,通過對這種方式的描述,襯托現代社會婦女境遇的巨大改變,顯示出人類社會的演進和發展。
《出嫁女》的敘事結構別具一格,它既承襲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又糅進了現代的敘事方式,可謂古典敘事的推陳出新。首先,影片體現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融合。影片中五個女子引發出五個小故事,各個故事間沒有因果聯系,頗像《水滸》里的武松、魯智深、林沖……《儒林外史》里的范進、匡超人……每一個人物及故事都獨自成篇,然而,各自成篇的五位主人公從開始、中間到結尾均有緊密的聯系。仙娘指點五個女子暢游天上花園的故事主線把五個人物連接起來,從而又使五個小故事在各自敘述完畢后又共同匯入故事主線,小故事與大故事之間有著內在的因果聯系。
其二,影片體現出全知敘事與自知敘事的融合,所謂全知敘事,就是作者全知全能,作者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觀點敘述故事、描述人物、安排結局。在全知敘事里,敘事者與人物是分離的,小說里的人物總是由作者擺布、操縱,從而組成故事,安排結局,進而告訴讀者或觀眾應該做什么或者不該做什么。例如《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就講述了一個因出言不慎,導致殺身之禍,并冤死一男一女的故事,從而得出禍從口出、君子慎言的教訓。《出嫁女》在總體布局上使用了這種全知敘事,可是在每個小故事內部,卻局部地轉換敘事角度,部分地采用了自知敘事。所謂自知敘事,即作品不用作者的視角看待現實、講述故事,而用作品中人物的視角看待現實,講述故事。敘事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立場和傾向性,打上了人物的鮮明烙印。在這部影片里,五個小故事中發生的事件都是那個小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看到的(也就是說影片通過女主人公的眼光敘述故事,觀眾通過女主人公的眼光看故事),先是五個女子看到淑云在出嫁時自縊,接著,是明桃看見自己未來的丈夫——病入膏肓的癆病鬼;愛月看見自己70歲的奶奶想在為她做壽的宴席上與男人們一起入座吃飯,而不被爸爸允許;荷香看見哥哥毒打嫂子;桂香看見姐姐在難產時,被摧殘致死,摧殘的原因是傳宗接代,保住腹中兒子的生命比保住母親的生命更重要;金梅看見爸爸對媽媽說了那么多輕視女子重視男孩的言語,這些女性的視角和女性的敘述角度使五個小故事帶有了女性的立場和女性的情感傾向性。“自知敘事”在這里加強了“全知敘事”所揭示的內在含義。
其三,影片體現了歷時敘事與共時敘事的融合,所謂歷時敘事,就是指故事一般有前后的次序關系和上下的因果關系,事件按時間順序線性發展。所謂共時敘事,是指不同的事件在同一時間內發生,事件之間沒有次序關系和因果聯系。這部影片的五個小故事之間是共時敘事,對于它們來說,先講哪個故事,后講哪個故事都無關緊要,不會造成敘事的混亂,可五個小故事與大故事結局之間存在著次序關系和因果關系。五個小故事是前面的原因,大故事結局(五個女人一塊兒自縊)是后面的結果。在這里,現代的共時敘事加強和補充了古典的歷時敘事,兩種敘事交叉使全片的結構更為緊湊。
其四,影片體現了娛樂片敘事與探索片敘事的融合,娛樂片敘事一般有懸念,有結局,懸念刺激了觀眾想知道結果的愿望,結局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懸念始終吸引著觀眾對敘事的注意,從而使觀眾忘記自我,投身其中。而探索片一般想引起觀眾對影片的思索,設法讓觀眾與影片間離,所以它的敘事一般不使用懸念,而側重描述生活本貌和人物本身的情感和精神表象。《出嫁女》將這兩種形態融合在一起,影片一開始就描述仙娘指點五個女子如何上天堂,女子是否依循了仙娘的誘導?她們的命運究竟如何?這一懸念刺激著觀眾非看下去不可。隨著敘事的展開,影片不斷表現女子們的青春美,觀眾就越為女子們揪心扯肺,愈發關心故事的每一步發展。然而在每一個小故事內部,影片卻多展呈五個女子的心理活動,營造那一故事特定空間氛圍,兩種敘事的融合造成了雙重效果,觀眾既對影片產生強烈的觀影注意和情緒反應,又對影片生發深切的內涵思索。
《出嫁女》在敘事結構上的探索,在電影故事語言的發展中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出嫁女》在空間表現方面,無論外景選擇、畫面構圖、光影色彩、化妝造型都追求美。導演認為,只有突出山水的秀美、女子的俊美,才能更為鮮明地襯托她們的悲劇命運。所以影片擺脫了有些農村片那種窮山惡水、衣衫襤褸的情調,在外景上選擇野花盛開的北京郊區草地,高大秀麗的鄂西山峰,碧綠清澈的安徽河水,讓五個衣著深紅、桃紅、紫紅、大紅等最能顯現生命美麗的顏色。仙娘是給現實中蒙受苦難的人們提供虛幻的美好前景的人,所以影片不像有些同類題材電影那樣把她處理成壞婦人模樣,而是在肖像造型和服裝配置上表現她的美麗。觀音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大慈大悲、善渡眾生的美好女性,導演讓她穿白衣服,在肖像處理上略施紅裝,使她顯出活潑和嫵媚。全片色彩的總體風格追求了秀麗和豐富,回避了簡約單調。此片的作曲兼收并蓄中西音樂的長處,既體現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情,又運用豐富而細膩的西洋音樂技巧表達少女們純真而美麗的內心世界。
多種藝術手段在導演的綜合處理下,構成了《出嫁女》美麗而殘酷、抒情而理智、熱烈而悲涼的藝術氛圍 。
上一篇:《農夫的午餐》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創世記》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