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詩哭亡姬喬氏·李漁
各事紛紛一筆銷,安心蓬戶伴漁樵。
贈予宛轉情千縷,償汝零星淚一瓢。
偕老愿終來世約,獨棲甘度可憐宵。
休言再覓同心侶,豈復人間有二喬!
這是清代著名戲曲家李漁悼念亡姬的七言律詩。喬氏,名復生,山西人,出身貧家。她富有藝術天才,是李漁戲班中最重要的旦角。十三歲,即跟李漁為姬妾,兩人情好甚篤。十九歲,因產后失調而病故。李漁悲痛不已,作《斷腸詩》二十首以哭之,此為其中的第五首。
“各事紛紛一筆銷,安心蓬戶伴漁樵。”這反映了詩人對姬妾喬氏的突然亡故,所產生的那種悲痛欲絕的強烈感情。他失去了愛姬喬氏,就仿佛失去了一切一樣,把人世間的各種事情都一筆勾銷了。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力量的源泉。愛姬的突然亡故,怎么能不使他傷心得萬念俱灰呢?原來有愛姬喬氏作他的親密伴侶,現在愛姬亡故了,他還有什么興致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呢?他只想安心在蓬草搭成的簡陋的草房里,跟漁夫、樵夫為伴,來消磨他那孤寂、無聊的晚年馀生。如此悲痛、傷感的心情,正是反映了詩人對亡姬喬氏愛的強烈,愛的深沉;對于這般深沉、強烈的愛,人非鐵石,誰能不為之動情呢?因此,此詩一開頭就如磁石一般,足以把讀者的心緊緊吸引住,使之不能不動心,不能不繼續往下看去。
讀者不禁要問:詩人為什么對亡姬喬氏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愛,是心靈的共鳴,情感的交融。愛,始終是雙向的,彼此互相吸引的,千絲萬縷的情愫的纏繞。因此,詩人在頷聯很自然地就回想起,在亡姬生前,他倆那令人刻骨銘心難忘的綿綿情意:“贈予宛轉情千縷,償汝零星淚一瓢。”她是那樣的溫柔多情,贈給予我的總是委曲婉轉,百依百順,如同千絲萬縷、綿綿無盡的情愫,纏繞著我的身心,使我感到無比的溫馨和甜蜜。而我今天有什么可報答你、償還你的呢?只有我這傷心不已、零星流淌不絕的一瓢淚水呵!可見這“贈予宛轉情千縷”,不只是回答了詩人對喬姬的亡故之所以感到那樣傷心的原因,寫出了亡姬生前對詩人的千縷之情,而且這又回過來必然更加激發了詩人對喬氏亡故的傷心,傷心的淚水之多足以盛上“一瓢”,把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的激蕩,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愛姬喬氏不僅生前對詩人非常溫柔多情,更為感人至深的是,在她臨終前,還焚香祝道:“死無可憾,但惜未能偕老,愿以來生續之。”又囑同輩不要把這話告訴李漁,以免增加他的傷感。死后諸姬始以此語相告,李漁聽了,更加撫棺慟哭不已。因此,他在這首詩的頸聯中寫道:“偕老愿終來世約,獨棲甘度可憐宵。”上句寫喬氏臨死前還相約以來世相續,這說明她對詩人是多么一往情深啊!面對這樣一位對自己一往情深的亡姬,詩人該怎么辦呢?下句就是寫詩人表示甘愿以自己的孤眠獨棲來報答她的深情。甘,心甘情愿。可憐宵,孤獨得使人感到可憐的夜晚。這就是說,他已決心不再娶妾續弦,而甘愿孤獨一人度過馀生,待死后實現來生與喬氏相約繼續做夫婦的愿望。詩人仿佛由此找到了心靈的慰藉,而讀者卻從中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了詩人對亡姬的情深如海,無法抑制住自己感情的激蕩。
外界一般人看到李漁為亡姬這么傷心,看到他在喬姬亡故之后一個人這么孤獨可憐,不免要勸他再尋覓一個知心相愛的情人結為終生伴侶,可是,李漁的回答卻是:“休言再覓同心侶,豈復人間有二喬!”在他看來,人世間除了他的愛姬喬氏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知心人了。因此他要人家不要再提勸他續弦的事兒。因為他心愛的喬姬已經死了,人世間再也不可能有第二個喬姬。二喬,本指三國時橋公的兩個女兒,一嫁孫策,稱大喬(橋),一嫁周瑜,稱小喬(橋),合稱“二喬”。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里是取三國時“二喬”的語意,來關合李漁的亡姬喬氏,意思是說,即使是歷史上確有過“二喬”,此時的人世間除了她的愛姬喬氏之外,已經不復再能找到“二喬”了。這里名為詩人勸人家休“言”,而實則反映了詩人自己的心理狀態:生怕人家再有“此言”。它一語雙關,非常巧妙地表達了這樣的深沉意識:無論是亡姬喬氏對詩人的愛,或者是詩人對亡姬喬氏的愛,都是任何人的愛所不可能抵得上的,所不可能代替的。他唯一的辦法,只有等到自己離開人世之后,來生再與喬姬夫婦相續。偌大的人世間,竟然再也尋覓不到第二個像喬氏那樣可愛的姬妾。這表達了詩人對喬姬的愛是多么地真摯,多么地濃烈,又是多么地深厚,多么地專一啊!這種愛的深情,如同萬丈懸崖上的大瀑布,奔流而瀉,無可挽回,無法替代,只能聽任其滔滔地奔騰不息,在千萬觀賞者的心頭,激起令人贊嘆不絕、感佩不已的朵朵浪花。
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詩人有切身的真情實感,所抒發的感情極為真誠而醇厚,深邃而雋永。真正的好詩,都不是硬做出來的,而是詩人感情的自然進發。它末尾兩句和開頭兩句前后呼應,當中四句皆是前句寫喬姬,后句寫自己,使全詩的感情如滾滾大潮,激蕩回環,洶涌澎湃,高潮迭起。它表現了愛情對于人生的無比可貴,愛情對于人的巨大感染力量,讀來令人不能不激起對于愛情的無限珍惜。全詩的語言風格質樸無華,在明白如話的詩句中,使一對被命運強行拆開的情侶之間,那千縷纏綿的愛情,回旋、激蕩得更為清晰可感,悲哀動人。
上一篇:趙翼《渡太湖登馬跡山》寫景抒慨之作
下一篇:秋瑾《對酒》表達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