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夜·黎簡
獨夜起窺江月寒,四山陰似夢中看。
關河霜雪朋儕舊,溟渤魚龍窟宅寬。
空有相思送遲暮,更無佳譽恣懷安。
扁舟合試墻根竹,敢趁任公下釣竿!
這是一首抒情之作。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一個冬夜,詩人長夜難眠,獨自出門,眺望四野景物,心中陡然起了無限感觸,于是寫下此詩。
詩從寒夜未眠寫起,“獨夜”句雖然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然已將詩人心中的波瀾通過夜起這個動態曲曲傳出,詩人夜半獨步,難道僅僅是為了窺看江月的凄寒嗎?月色冷峻,在江中投入了它蒼白的影子,周遭的山巒陰森可怖,恍如夢中見到的鬼楞楞的怪物。這兩句的寫景給全詩染上了一層陰冷的色調,給下文的抒懷憑添了一種肅穆的氣氛。詩人想到了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出處行藏。有人為追求功名利祿而沖風冒雪,奔走于關河霜雪之間;而自己卻如大海中的魚龍,在廣闊的天地中悠游自在,無爭無斗。“關河”二句以朋友的汲汲功名與自己的托身天地、淡泊處世相比較,表現了自己對功業的淡漠和蔑視,而造語凝煉警策,氣象不凡,是黎簡被廣為傳誦的名句。下四句進一步寫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態,他說徒有對朋友的思念來伴送自己的遲暮之年,更無名譽來慰藉自己的疏懶和安逸。他欲駕一葉扁舟去江上垂釣,但只能取一根墻邊之竹小試垂竿,豈能像《莊子》中所說的任公子那樣,以五十頭牛為魚餌,用大鉤巨緇,投竿于東海,釣得碩大無朋的巨魚!這里詩人以任公子比那些有大作為、干大事業的人,而以貪戀逸樂、孤舟獨釣者自況,顯然有自嘲之意,但結合“關河”一聯的詩意來看,詩人在自我排遣之中也還有幾分自負自得之意。總之,詩中流露出他欲有所作為,但又不屑于抗塵走俗的矛盾心理。
黎簡平生喜讀《莊子》,詩中多用莊語,然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與老莊淡泊無為的人生觀較為合拍,他自己曾說:“老生所讀書,《南華》性之適。”又說:“世人望我,我方閉門,薜蘿幽深,外有白雲。”可見其性喜恬淡,與《莊子》為近。這首詩中也體現了此種思想傾向。他不愿汲汲功名,自甘放情于田野山水之間,而反覺天地寬大,悠哉游哉。詩的遣詞用語,煉意設境都戛戛獨造,如首二句之寫景,幽冷陰森,猶如李賀筆下的意境;后三聯的抒懷也能捕捉思緒,意蘊深沉,含蓄淵永,體現了黎簡追求新警奇崛,幽微精深的藝術祈尚。
上一篇:袁枚《獨秀峰》游桂林詩篇
下一篇:梁鼎芬《獨夜》抒發幽怨感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