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嘆修辭手法
[定義]借助某些嘆詞或語氣詞來表達人物內心強烈思想感情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詠嘆。一般去掉這些嘆詞或語氣詞不影響句子的完整。
常用的嘆詞有“啊”、“噯”、“喲”、“唉”、“哎喲”、“哎呀”、“哼”、“呀”、“嗨”、“嘿”、“呸”、“嗯”等。近年來還有“吔”“哇”“哇噻”等新潮嘆詞。常用的語氣詞有“啊”及其變音等。口語中習見的表感嘆的現成話如“天哪”、“我的媽呀”、“好家伙”等也常借來表達感嘆。
[例釋]根據嘆詞或語氣詞放置的不同位置,感嘆一般可以分為3類:
(1)句首感嘆。嘆詞或感嘆語獨立性強,放置于句首,不跟句子發生結構關系,表達各種情緒和情感。
例1:看到我們來了,他從沙發里站了起來,單腳著地,一瘸一拐地蹦到屋門口,沖我伸出右手,笑瞇瞇地說:“喲!來啦!把您弄來我們可費了不少事!”(李龍云《我所知道的于是之》)
例1一個嘆詞“喲”,把表演藝術家于是之平易、熱情、風趣的性格表現出來。
例2:他帶著哭聲:還有兩道也答混了!我的媽!我的政治要不及格也!(劉震云《塔鋪》)
例2“我的媽”用作感嘆語,表示沮喪、悲凄、無助的心情。
(2)句末感嘆。嘆詞放置于句末,不與句子發生結構關系,或語氣詞放置于句末,表達各種情緒和情感。
例3:我知道邱先生也盼著有個小孩,可是他,他連對我皺下眉也不敢,哼!(老舍《離婚》)
例4:養老院的一個年紀已經不輕的護工聽到哭聲也進屋來看,看到老太太念叨了三年的孫子終于來了,連忙歡天喜地地與之道賀:老太太,這是喜事啊,這孫子你盼了三年,這不是看你來了嗎!你看你這小孫子多漂亮啊,你這福氣不就來了嗎!你孫子這回是接你出去的吧?(海巖:《深牢大獄》)
例3的嘆詞“哼”在句末,表示不屑一顧的輕蔑感情。例4這位護工的道賀的話,每句的末尾都有語氣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勸慰中飽含著贊嘆之情。
(3)交錯感嘆。嘆詞和語氣詞分別放置于不同位置,或者分別使用兩個以上的嘆詞或語氣詞,使感情表達得更為復雜、充分。
例5:“哇噻!男才女貌啊!”一女孩子尖叫起來。(王海鸰《中國式離婚》)
例5句首的嘆詞“哇噻”和句尾的語氣詞“啊”兩相呼應,更加突出年輕女孩子驚嘆、贊賞的神情。
例6:再也看不見他們兩人套著膀子走路了,再也聽不見孔碧霞嗲聲嗲氣地叫喊:“老朱噯,你來喲!”(陸文夫《美食家》)
例6孔碧霞嗲聲嗲氣就表現在兩個語氣詞“噯”和“喲”的語音拖宕和音高變化的配合上。
[辨析1]感嘆與呼告。都有助于抒發強烈感情,以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鳴。區別是:
感嘆中的感嘆語和感嘆號一起構成一個非主謂句,與后面的句子沒有結構關系。如:“天啊!她怎么變化這么大,我一點兒也看不出她童年時的模樣!”是感嘆。呼告中的呼語是表達者接下來的說話對象,且以第二人稱顯現于話語之中。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是呼告。
[辨析2]感嘆與摹聲(見“摹繪”)。在人物對話中,兩者都有用某些詞語表達人物說話聲音特點的一面,區別是:
(1)感嘆的作用在于強化人物的思想感情;摹聲在于逼真地摹擬某種聲音。下例雖也是寫人,但“呼嚕呼嚕”不是強化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感嘆,僅僅是摹聲:
例7:他呼嚕呼嚕將那方便面一掃而空。(劉心武《偷父》)
(2)感嘆借助某些嘆詞或語氣詞表達的都是人的強烈情感;摹聲借助某些擬聲詞摹擬各種聲音,可以摹擬人的聲音,還可摹擬物的聲音。如下例摹擬的就是劃船水聲,輕柔時的“嘩,嘩,嘩”,緊張時的“嘩嘩,嘩嘩,嘩嘩嘩”,都是摹聲而不是感嘆:
例8:她們輕輕地劃著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那明明白白是鬼子,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并沒有慌,水在兩邊大聲地嘩嘩,嘩嘩,嘩嘩嘩。(孫犁《荷花淀》)
[辨析3]感嘆與語法現象。有的修辭專著認為嘆詞、語氣詞都是漢語詞類之一,它們本身就有表示強烈思想感情的作用,應是語法的研究對象,如果不是格外著意加工而產生修辭作用的話,可歸入語法現象。
上一篇:什么是留白修辭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夾雜修辭手法與夾雜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