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一段風流事
克勤圓悟[1]
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指月錄》卷二十九頁五○三
【白話新唱】
鴨形的金香爐裊裊吐出香煙
消失于錦繡的羅幃帳內
在笙歌繚繞的歡場
飲得痛醉讓人扶著歸家
這一段少年時候的風流事
只許佳人獨自知
【分析與鑒賞】
乍看之下,是一首艷詩,風光旖旎,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然而,卻是禪者的悟道詩。
有位當官的人來訪道于五祖法演,五祖說:“你年少時曾讀小艷詩嗎?有兩句與道十分類似:‘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對方嗯嗯,表示知道。后來,克勤圓悟就問五祖法演:“他明白那兩句詩嗎?”
五祖說:“他只認得聲。”
圓悟說:“只要檀郎認得聲,既然他認得聲,為什么還不對呢?”
五祖說:“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
圓悟有所省悟,走到戶外,看到雞飛上樹,鼓翅而鳴,他當下大悟說:“這不就是聲嗎?”
于是走回方丈室,將這首詩呈給五祖法演,五祖說:“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詣,吾助汝喜。”然后他很高興地對山中的老前輩們說:“我侍者參得禪也!”
這首詩的重點在后兩句,“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表達了道是不可說的,只有當事人內心自知。就好像那段少年的風流事,只有對自己有意義,就算說給別人聽也無法讓對方產生相同的感受。因此,就讓它甜甜在心底吧!無須多言。
[1]克勤圓悟(1063-1135):六祖下十五世,嗣法于五祖法演,有《佛果克勤禪師心要》二卷、《圓悟佛果禪師語錄》二十卷行世。
上一篇:蘇軾《宿東林寺》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囊山德秀《盡情都說了》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