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瀘州寄內·貝青喬
幾番夙約誤天涯,海燕到時定在家。
望遠莫須驚柳色,寄聲先為告梅花。
西窗夜雨留情話,南浦春波感夢華。
卜到金錢應倍喜,行人早晚下三巴。
貝青喬曾到過貴州,寫了不少西南山川和風土的名篇,載于《半行庵詩存稿》中。這首《初抵瀘州寄內》詩,是從貴州東歸途經四川瀘州時所寫的。以愛情為主題,寫得纏綿悱惻。
詩開頭說,多次的回鄉之約,因路遠而致誤,這次東歸,當燕來時節一定可以回家鄉蘇州了。唐人沈佺期《古意》詩:“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這里用“海燕”字面而不用“燕子”,顯得妙語雙關。“定在家”,說得肯定,正所以慰藉對方,表示前幾次誤約的歉意。第三句,暗中反用唐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意。因為歸期已在望,所以叫閨人不必再見到新春的柳色而發愁了。第四句又透進一層,先寄意梅花,不久可以見到主人回來。梅花又雙關閨人。五六兩句,回溯到當年離蘇州作西南行時臨別情況,西窗夜雨用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語,但李詩是說將來,貝詩是說過去,便是反用有變化。“南浦春波”用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這是正面用典。“夢華”字面出于宋人《東京夢華錄》,這里借指過去如夢的年華。兩句寫回憶,回環宛轉,十分動人。結語應第二句。占卜用金錢,始于唐代,于鵠《江南曲》:“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清王士禛《灞橋寄內》詩,也有“閨中若問金錢卜,秋雨秋風過灞橋”之句。“應倍喜”,是加一倍寫法。末句本于李白《長干行》:“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早晚,這里指不久,是海燕來時。三巴在瀘州之東,語雖借用,卻是落實地點,和泛用古典者大不同。
通首詩幾乎語語有出處,但不見用古的痕跡。這是文人愛情詩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清末民初·黃節《初到杭州宿三潭,曉起望湖》寫景抒情
下一篇:清·宋琬《初秋即事》落魄晚景愁苦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