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橘頌
后皇①嘉樹,橘徠服②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③剡棘④,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⑤爛⑥兮。
精色⑦內(nèi)白,類任道兮⑧。
紛缊宜修⑨,姱⑩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dú)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⑾其無求兮。
蘇世⑿獨(dú)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⒀不淫,梗⒁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注釋】
①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
②徠服:適宜南方水土。徠,通“來”。服,習(xí)慣。
③曾枝:層層枝葉。曾,通“層”,一層層,一重重。
④剡棘:尖利的刺。剡,銳利。棘,刺。
⑤文章:花紋色彩。
⑥爛:斑斕,明亮。
⑦精色:果實(shí)的外皮色澤純凈。
⑧類任道兮:就像人有崇高理想一樣。類,像。任,抱。
⑨紛缊宜修:長得繁茂,修飾得體。
⑩姱:美好。
⑾廓:胸懷開闊。
⑿蘇世:蘇,蘇醒,指的是對(duì)濁世有所覺悟。
⒀淑離:美麗而善良自守。離,通“麗”。
⒁梗:正直。
賞析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橘頌》是一首詠物抒情詩。前半部分緣情詠物,以描寫為主;后半部分緣物抒情,以抒情為主。兩部分各有側(cè)重,而又互相勾連,融為一體。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樹的美好形象,從各個(gè)側(cè)面描繪和歌頌,橘樹的形象是詩人用以激勵(lì)自己堅(jiān)守節(jié)操的榜樣。
上一篇:古詩《孟浩然·望洞庭湖贈(zèng)張丞相》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屈原·云中君》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