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棟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這首詞通過夢游形式,回憶江南秋景留下的鮮明印象,抒寫了隱埋在內心深處的孤獨感受和悲哀情思。
第一句統罩全篇,指出以下內容都是夢中所見,是往日積留的印象,實為某種虛幻的心象。“閑”既是對現實心境的概括——閑極無聊,閑愁萬種等等,又說明夢之不期而至,非刻意追尋。“遠”,一是夢魂飛越之遙遠,亦即所夢對象距離間隔之遙遠;二是夢境的廣闊深遠。第二句是總述。“南國”,泛指江南的廣大地域;“正清秋”,點出時令及江南秋景的總特征。江南之中秋,天高氣清,一碧萬里;水天一色,清澈見底;煙云俱消,山樹歷歷。以下三、四、五句分別是內容不同而又互相關聯的一組畫面,是第二句的具體展開。“千里江山寒色暮”著眼于全景,從大處著墨,勾畫出一幅氣勢雄渾的江山秋晚圖。“千里”是一個模糊的量度,極言其視野開闊:遠山長水,一望無際。這句既與上句“清”字呼應,又有所變化。千里江山,盡收眼底,正是“清”字的注腳。第四句:日落黃昏,煙水蒼茫,蘆蕩深處,停泊著一葉小舟。舟之言“孤”,已暗示出舟中人的孤獨。接著,詞的結句把這種氣氛和情緒推向頂點。如果說以上兩個畫面均是空鏡頭,更象兩首無聲詩,那么“笛在月明樓”就是一幅有聲畫了。一輪秋月掛在江樓之上,把冷輝灑向人間,如清霜,似水銀,籠罩著江天大地。僅此已令那位蘆蕩深處的孤鬼游魂無法寧靜,難以入眠。偏偏這時又有一陣撕心裂肺的笛聲從對岸江樓上隔水傳來,嗚嗚咽咽,如泣如訴,凄清婉轉,似往而還。此情此景,縱是鐵石人也要心靈為之震顫,神魂為之顛倒,熱淚為之潸然。
本詞的特點是:虛景實寫,以虛證實,虛實相生,寫心而已。境界本是夢幻虛境,但明晰確定如臨實境,然而終非實境而又顯得意象模糊朦朧。
上一篇:梁宗岱:晚禱
下一篇:(法國)蘭波: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