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盆梅
纖條漸見稀稀蕾,孤根旋透溫溫水。但得一枝春,誰嫌老瓦盆?
寒愁芳意懶,移近南窗暖。卻怕盛開時,香魂來索詩。
首二句“纖條漸見稀稀蕾,孤根旋透溫溫水”,一寫景,一敘事。只見盆中的梅花,其纖細的枝條上漸漸長出稀稀疏疏的花蕾,詞人隨即為它的孤根澆上不帶寒意的“溫溫水”。這兩句描述表達了詞人對于梅花的喜愛,曲盡其妙。“漸見”,表明他關(guān)注梅花已非一日兩日,可見時間之長;“旋透”,表明他一見梅蕾萌發(fā),立刻澆水,可見愛梅之切;而“溫溫水”更是明顯地傾注了詞人對梅花的一腔溫情。殷勤呵護梅花,流露出詞人對梅花由衷的喜愛和對春天殷切的期盼,稀疏的梅蕾包含著盎然的春意,傳遞著春的消息,而這正是詞人愛梅的原因所在--“但得一枝春,誰嫌老瓦盆?”“一枝春”梅花的代稱。詞人面對這一枝預示著無限春光的梅花,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想:誰還會在乎它是生長在一只老瓦盆之中呢?以“老瓦盆”與“一枝春”對舉,這就更加顯示出詞人真正所愛的是“梅”而非“盆”,否則就喧賓奪主,買櫝還珠了。但從另一層意思來看,“老瓦盆”比起其他盆更帶有泥土味和自然的氣息,也更適合梅的生長,與梅花的天然標格也更加協(xié)調(diào),所以又有“誰嫌”呢?又怎會嫌呢?
換頭二句重申愛梅之情兼達惜梅之意。“寒愁芳意懶”一句用擬人化的手法巧妙地刻畫出梅花的情態(tài)。天氣寒冷,梅蕾生愁,花兒似乎都懶得開放了。這下可急壞了作者,怎么辦呢?“移近南窗暖”,讓溫暖的陽光來撫慰它,使其消去“寒愁”。這兩句描寫極富感情色彩,進一步表達了詞人對梅花的憐惜之情,同時也是希望梅花能夠及時綻開報告大好春光。接下來末二句“卻怕盛開時,香魂來索詩”,筆鋒忽然一轉(zhuǎn),表現(xiàn)了詞人剎那間微妙的心理活動。他繼而轉(zhuǎn)念一想,梅花在陽光下很快就會盛開怒放,這同時也就加快了它的生命進程,使其過早地凋謝,這顯然不符合他愛梅的本意和初衷,而梅花一旦凋謝后,它的“香魂”就會來向他“索債”,他能償還給梅花的,也就只有“詩”了。這就生動地展示出詞人不知如何是好的矛盾心理。下片四句,一揚一抑,一開一合,詞人的愛梅之情、惜梅之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上一篇:劉敏中《木蘭花慢·曉過盧溝》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劉敏中《點絳唇》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