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賞析】
少年的時候,無憂無慮,不需要為生活發愁,可以自在玩耍。腦海中充滿著浪漫的幻想,就想邂逅一段純真美好的愛情,過上永遠幸福無憂的日子,連做的夢都是玫瑰色的。這個時候就是愛聽流行歌曲,因為可以咿咿呀呀地唱著數也數不清的小情緒。
真的長大了,才發現那時的念頭都是虛幻的,細碎的生活如潮水涌來,將浪漫的念頭全壓碎了。現在不僅要養活自己,還有一家老小嗷嗷待哺,于是不得不離家奔波,尋求謀生的機會。在這樣的壓力下,哪還有工夫去做玫瑰色的夢呢?更何況現在是孤身羈旅,他鄉謀生,連可以傾訴衷腸,相互扶持,共渡難關,予以安慰的家人都不在身邊,也只能一任眼角的淚水自由滑落了。
而等到年老了,各種各樣的悲歡離合都見過了,也就無所謂喜怒哀樂了。這種看盡人世繁華的心態不必一定經歷亡國才能體認,每一位到了白頭年紀的人都會這樣。只是蔣捷要更為沉痛。這個時候,人或許愛聽聽戲,因為戲文里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或許也就像這樣,孤獨地坐著,靜靜地回想平凡而飛揚的自我故事。
聽雨,聽的并不是雨,而是雨點滑落間,正在消逝的點滴生命。
上一篇: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