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恨君不似江樓月, 南北東西?????????????????????????????????????????????????????????????????????????????????????????。南北東西, 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 暫滿還虧?????????????????????????????????????????????????????????????????????????????????????????。暫滿還虧, 待得團團是幾時①。
【注釋】
①團團:團圓。
【譯文】
怨恨你不像江邊樓頭的月亮,不管是南北還是東西,都與我緊緊相隨從不離別。
怨恨你又像江邊樓頭的月亮,剛剛圓滿就又殘缺,不知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團圓。
【賞析】
呂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進士。歷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因忤秦檜被罷官。
這是一首寫離愁別恨的作品,表現的是一個常見的題材。但它的特點,在于無一用典,詞句極平常,兩聲“恨君”之言,實為反復“思君”之意。用的是民歌的手法,故別有風味。詞人借月亮的多重特點,來表達自己對日夜思念的心上人的矛盾心理。一會兒,以月亮的相隨相伴,反襯思念的人卻相隔萬里,不見蹤影。一會兒,又以月亮的圓缺無常,來比喻思念的人與自己聚合不定。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詞人的心情卻一日三變。而這看似矛盾的變化,其實質都在表達對心上人的愛。因此,詞越寫得無理,情卻越顯得真摯。
上一篇:邊貢《嫦娥》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