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先天地
傅翕[1]
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
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指月錄》卷二頁三十六
【白話新唱】
有一樣東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
它無形無相寂靜無為
萬事萬物都淵源于它
當一切隨著時間而變化、消滅時
唯有它超然于時間之流
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分析與鑒賞】
搞思想的人,看到這首詩,他幾乎分不清楚,到底是描寫道家的道,或是印度教的梵,還是基督教的上帝?雖然,我們都知道傅大士說的是佛性!
但是,若說這首詩形容的是佛性,還是“猶隔一重山”的想法。傅大士不會在乎什么道呀、梵呀、上帝呀或者什么狗屁佛性——語言名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親身體驗真理。
真的親身體驗真理的人,瀏覽各種宗教的極致,他會發現“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道呀、梵呀、上帝呀或者佛性,說的都是同一件事。
越是孤陋寡聞的人,越是被宗教熱情沖昏頭的人,或者偏見纏心的死硬派,越會與“異教徒”爭辯得臉紅耳赤。可是,如果佛陀、耶穌、老子在路上巧遇,那應該是一幅溫馨感人的畫面,沒有辯論,沒有誤解,唯有心心相印,什么話也不必多說,臉上掛著會心的微笑。
說來好笑,當教主把手言歡時,徒子徒孫卻廝殺個你死我活!
這首詩,不需要多做解釋,你能夠做的是多多吟詠,用心體會它的真意,以免佛陀為我們流下悲憫的眼淚。
“唉!為什么這些聰明人越學佛離佛越遠?”
[1]傅翕(497-569):南朝梁代著名居士,又稱善慧大士,與寶志并稱為梁代二大士,有《善慧大士語錄》四卷行世。
上一篇:楚石梵琦《有形有相落凡塵》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下一篇:《望廬山瀑布》詩詞的背景故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