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登科后
昔日齷齪①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②,一日看盡長安花。
【注釋】
①齷齪:指處境艱難。
②疾:輕盈,輕快。
賞析
孟郊(公元751年—公元814年),中唐詩人。洛陽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早年貧困,曾漫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時,曾往謁見。四十六歲(一說四十五歲),始登進士第。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任江南溧陽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六十歲時,因母亡去官。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在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在任期間,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并因此不事政務,曾被罰半俸。其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與韓愈、張籍交情甚篤。
孟郊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由于之前兩次落第,這次的高中實在令他樂不自勝。而此時的長安,正是風吹草綠、鮮花盛開之季(唐朝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fā)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孟郊也跟著京城春色而心花怒放。因此當他身披彩帶,上馬游街之時,頓覺駿馬四蹄生風,如此輕快,長安城的春色似乎一下就看完了,得意洋洋,意猶未盡。詩人用“放蕩”、“馬蹄疾”、“看盡”,將自己內(nèi)心的欣喜、得意,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真實地再現(xiàn)出來。全詩一氣呵成,別開生面,給后人留下了“春風得意”和“走馬看花”兩個成語。
上一篇:古詩《葉紹翁·夜書所見》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孟郊·游子吟》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