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說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可以用一句話說清楚的意思,故意分成兩句以上來說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分述、分敘。
[例釋]
例1:阿Q進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著;小D進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著。(魯迅《阿Q正傳》)
例2:愛人啊,/將我作經線,/你作緯線,/命運織就了我們的婚姻之錦;/但是一幀回文錦哦!/橫看是相思,/直看是相思,/順看是相思,/倒看是相思,/斜看正看是相思,/怎么也看不出團二字。(聞一多《紅豆》)
例1本可以說成“阿Q和小D,一個進三步,一個退三步,都站著”,卻故意分成兩句說,把兩人互不退讓、不分勝負的對峙情景,通過分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來。例2本可以說成“怎么看都是相思”,卻分成五句來反復詠唱,細膩地把作者留美期間對新婚妻子的無盡相思表達得淋漓盡致、纏綿動人。
[辨析1]分說與反復。兩者都有追求形式多次重復的一面,區別是:
(1)分說著眼于一句話的意思故意分成幾句來說;反復著眼于語句本身形式的多次重復。
(2)分說所分述的部分,遣詞造句不全一樣;反復所重復的語言單位則必須完全一樣。
(3)分說限于句子;反復范圍較大,重復的部分,可以是詞、語、句,甚至段落。
[辨析2]分說與分剖。都把可以總說的話,分成幾部分來說。區別是:
兩者側重點不一樣。分說側重于句子;分剖側重于詞語。
[辨析3]分說與排比。有的分說把一句話故意分成三句以上來說,如果句子結構相似的話,那么形式上與排比就頗相像,可視為兼有分說與排比。區別是:
(1)分說不一定如排比都把一句話分成三句以上,也可以分成兩句話,如例1。
(2)分說不一定如排比幾句話都結構相似,可以結構不一樣,如例2。
(3)分說是故意把一句話分成兩句以上來說,所以可以簡化成一句話來說;排比不是故意把一句話分成三句以上,所以不能都簡化成一句話來說。
(4)分說的作用在于語言細密、繁豐,能曲折而具體地渲染氣氛、凸顯心情;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增強節奏感。
[辨析4]分說與同字。從形式上看,當分說的共同成分處在字、詞、語、句的開頭或結尾的位置時,這些共同部分如果是三個以上,也是同字,兼有分說與同字兩種作用。區別是:
(1)就內容上說,分說是把一個意思故意分開來;同字往往不是同一個意思分開說,強調的是相同中之相異。
(2)在同一個語境中兩者使用的頻率不同。同字一般是三個以上;分說沒有這樣限制,兩個也可以。
上一篇:什么是巧代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拈比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