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①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②,意恐③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④
(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注釋】
①吟:說唱,是一種樂府體裁。
②密密縫:針腳縫得密密麻麻,很結實。
③意恐:擔心。
④三春暉: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賞析
孟郊一生四處漫游,貧困潦倒,四十六歲方中進士,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之職。這時詩人首先想到的是將母親從洛陽接來,以盡孝道。想起自己當年離家出游之時,母親的殷殷關懷,詩人不禁感慨萬端,遂成此篇。詩中熱情歌頌了世間普通而偉大的母愛,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游子的共鳴。詩人用母親手中的針線,和孩子身上的衣服兩個特寫將母子的骨肉之情刻畫出來。兒子馬上要出門遠行,母親是多么的不舍。
她把孩子的衣服縫得結結實實,就是擔心孩子此去千里,遲遲難歸。可她的內心又何嘗不是盼望兒子早些平安歸來。這里母親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那密密的針腳卻將一片母愛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而做兒女的盡的一點孝道,又怎能報答得了母親那偉大而無私的愛。這一首母愛的頌歌之所以如此膾炙人口,就在于它語言質樸,感情淳厚,詩自肺腑,催人淚下。
上一篇:古詩《孟郊·登科后》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宋之問·渡漢江》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