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
朱湘
跳上高云,
驚人的一鳴;
落下尸骨,
羽化了靈魂。
(選自《中國現(xiàn)代作家選集·朱湘》)
【賞析】
《爆竹》中隱藏有一組對立情境:天空與地面,驚人的一鳴與默默無聲,靈魂與尸骨。在表面對立的情境后,是深層的生與死的沖突與轉(zhuǎn)化。爆竹或者默默地存在,或者是爆炸身亡,二者必居其一,這本來很正常。在詩人筆下,爆竹不堪忍受緘口的茍全,而不惜以自身的滅亡作代價以求“驚人的一鳴”。因為這樣更有意義:毀滅的只是尸骸,靈魂——生命的本質(zhì)卻得到了張揚。對于這個爆竹而言,無聲的茍全,雖生猶死;通過自我否定,卻能超越生死的對立,實現(xiàn)自身的肯定。不用說,這一爆竹是被擬人化了。透過比擬手法,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表達的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向世俗宣戰(zhàn),向舊我宣戰(zhàn),解放自己,盡情地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這種情感,是五四時期進步青年的共同心聲。
這首詩寫的是爆竹,表現(xiàn)的是人生態(tài)度。寫爆竹,不黏滯于皮毛,而抓住存在與毀滅的對立,可謂貼切、傳神;寫人生態(tài)度,以爆竹的特征為基礎(chǔ),通過擬人手法暗示,可以說達到了“詠物詩”的上乘境界:“不即不離”。
(劉祥安)
上一篇:朱湘《廢園》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朱湘《等了許久的春天》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