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過南劍雙溪①
【題解】
辛棄疾在紹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撫使。從這首詞的內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饞害誣陷而落職時的作品,作者途經南劍州,登覽歷史上有名的雙溪樓,有感而作此詞。詞中上片開篇遠望西北,點染了國土淪喪、戰云密布這一時代特征,然而愛國抗敵的理想反而受到重重阻撓而不能得以發揮;詞中下片描繪出因為遭受排擠打壓,所以才產生消極退隱思想,最后緊密照應開篇,以眼前所見“片帆沙岸”的悲涼結束全篇。全詞脈絡清晰,以小見大,耐人尋味。
【原文】
舉頭西北浮云②,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③。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④,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⑤。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⑥,欲飛還斂⑦。元龍老矣⑧!不妨高臥,冰壺涼簟⑨。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⑩,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注釋】
①水龍吟:詞牌名。又名“小樓連苑”“龍吟曲”等。雙調一百零二字,仄韻。同時也是曲牌名。南劍:即南劍州,宋代州名。雙溪樓:在南劍州府城東。②西北浮云:西北的天空被浮云遮蔽,這里隱喻中原河山淪陷于金人之手。③斗牛:星名,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與牛宿。④待:打算,想要;等待。⑤魚龍:指水中怪物,暗喻朝中阻撓抗戰的奸佞小人。慘:兇惡;狠毒。⑥“峽束蒼江對起”二句:形容主張抗戰的阻力就像峽束蒼江過危樓一樣艱難,暗喻自己壯志難酬。束:夾峙。⑦欲飛還斂:形容水流奔涌直前,因受高山的阻擋而回旋激蕩,漸趨平緩。⑧元龍:陳登,字元龍,是東漢末年將領,為人爽朗,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建安初奉使赴許,向曹操獻滅呂布之策,立下大功。⑨冰壺涼簟(diàn):喝清涼的泉水,睡涼席,形容隱居自適的生活。涼簟:涼席。⑩卸:解落,卸下。?纜:系船用的繩子。
【譯文】
抬頭觀看西北方向的浮云滾滾,但是要驅走浮云駕馭萬里長空,就需要倚靠鋒利的長劍。人們說這個地方,在深夜的時候,常常能看見斗、牛兩個星宿之間有火焰一樣的光芒和劍氣閃現。可我卻覺得這里的山高而阻隔了一切,劍潭空曠無劍而潭水冰冷,月亮明亮卻星光慘淡。根本找不到萬里長劍,于是就想要點燃犀牛角,下到水中看看,可是剛靠近欄桿卻又害怕起來,害怕空中風雷忽然震怒,水中的魚龍飛躍而變得更加狠毒兇殘。
兩邊的高山夾峙著蒼江之水,致使東溪與西溪奔涌的浪花相互碰撞,激起的浪花越過高樓,想飛過山去,但最終還是回漩激蕩過后平緩收斂而作罷。我有心像三國時期的陳元龍那樣扶世濟民,但是身體和精神都已經衰老了,不妨高臥家園,喝著清涼的泉水,睡臥涼爽的席子。如今偶然登上雙溪樓觀覽,忽然就想到了千古興亡的事情,北方被金人占領,但朝廷又不主張用兵,不知何時才能收復失地,而人生只不過是一場百年的悲喜感嘆而已。登樓低頭往下看,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張開的船帆,在斜陽夕照中拋錨停船,將纜繩緊緊系在沙岸的木樁之上?
上一篇: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水龍吟·題瓢泉》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