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題瓢泉①
【題解】
淳熙十四年(1187),辛棄疾閑居帶湖時購買了一塊土地,其中有泉名為周氏泉,他買來以后就改名為“瓢泉”,并在此營建住宅,后來辛棄疾再次罷官后就在此地居住了。詞中上片以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獨守清貧自比,表明自己退隱之后安貧樂道、伴泉而居之志;下片以瓢泉自喻,抒發了一種高潔情懷。全詞選取與泉、瓢相關的歷史典故,恰到好處地抒情言志,體現了辛棄疾作詞善于用典,筆法獨特,詞句精妙的驚人之處。
【原文】
稼軒何必長貧,放泉檐外瓊珠瀉②。樂天知命,古來誰會,行藏用舍③?人不堪憂,一瓢自樂,賢哉回也④。料當年曾問:“飯蔬飲水⑤,何為是,棲棲者⑥。”
且對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蒼顏照影,故應零落,輕裘肥馬⑦。繞齒冰霜,滿懷芳乳,先生飲罷。笑掛瓢風樹⑧,一鳴渠碎,問何如啞。
【注釋】
①瓢泉:據《鉛山縣志》記載:“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泉為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規直若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渟可鑒。”②瓊珠:玉珠。常比喻露珠、水珠、雪珠等。③行藏用舍:出自《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意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常指出仕入世之道。④回:顏回,字子淵,孔子的得意弟子,現在山東曲阜有顏廟。⑤飯蔬飲水:吃粗糧,喝冷水,即粗茶淡飯之意。語出《論語·述而》:“子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⑥棲棲:出自《論語·憲問》:“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意為忙碌不安的樣子。⑦輕裘肥馬:意為穿著輕暖的裘皮衣,騎著肥壯的好馬,形容生活闊綽、富豪之人。語出《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⑧笑掛瓢:典出《逸士傳》:“許由手捧水飲,人遺一瓢,飲訖,掛木上,風吹有聲,由以為煩,去之。”
【譯文】
稼軒你何必煩惱自己是一個長期貧窮之人呢,看此時所居之地,任憑屋檐外清清山泉水如玉珠般傾瀉而下。有道是,只有樂天道而知天命,才不用過分憂慮,然而自古有誰能真正理解,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的入世之道呢?一個人貧困不堪卻能獨守清貧而自樂,每天只需一竹籃飯,一瓢水維持生活,別人也許受不了這種窮困,然而孔子的得意弟子,堪稱賢者的顏回卻做到了。料想當年,曾有人問孔丘:“既然以粗茶淡飯為樂,那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安的樣子去生活呢?”
泉水呀泉水,姑且在其上與浮云青山相伴,不要匆匆流到山下去。我來到泉水邊對泉照影,自覺容顏已蒼老,落魄不堪,所以被生活闊綽、富豪之人冷落,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何必自尋煩惱呢?先生我舀一瓢泉水喝上一口,只覺得口齒清涼,咽下去頓覺滿懷乳汁一般清香。我飲罷泉水笑掛瓢于樹,任它風吹有聲,一道清泉自天而降,一陣轟鳴便可使溝渠破碎,問蒼天,怎樣才可以啞然無聲保全自己呢?
上一篇: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水龍吟·題雨巖》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