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尋春作
【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冬末春初景色的詞作,收錄于《稼軒長短句》之中。該詞開篇描繪了修竹林宛如玉羅帳般美麗,并化用杜甫詩句肯定了春日江山之美,只可惜幽徑無人同路,暗喻自己政見不被采納的孤獨;下片贊美梅花不畏清寒寂寞,獨自散發暗香,表達了作者只愿與梅花共語,不愿隨波逐流的高尚品質,從而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春景圖,可謂小小篇幅,暗含莫大的哲思。
【原文】
修竹①翠羅寒,遲日江山暮②。幽徑無人獨自芳③,此恨知無數。
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④。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注釋】
①修竹:細長的竹子。②遲日江山暮:語出杜甫《絕句二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遲日:泛指春日。《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③幽徑:指很僻靜的路;清幽的小路。④游絲:蜘蛛等所吐的飄蕩在空中的絲。
【譯文】
細長的竹子一叢叢亭亭玉立,宛如青翠的玉絲羅帳一般,帶著輕微的寒冷,春天的江海山河,迎來了黃昏暮色。在清幽僻靜的小路上沒有同行的人,只有獨自芬芳,這樣的惆悵憾恨,我知道定是數不勝數。
只愿與梅花在一起悄聲說話,懶得去追逐空氣中那隨風飄蕩的游絲。在人們刻意地游賞春景的時候,它不肯散發芬芳,卻在那無法追尋的地方,默默散發著若有若無的暗香。
上一篇:辛棄疾《蘭陵王·賦一丘一壑》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卜算子·漫興》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