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岳陽樓感賦
陳與義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闌干前。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
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作于岳州。詩人自宣和六年(1124)被謫監陳留酒稅,由于金兵入侵,宋朝發生了天翻地復的變化,國家不幸,也造成個人生活的不幸——作者遂成孤臣孽子,先自陳留避亂,經鄧、房、均州,至本年八月到達岳州。先已有登岳陽樓詩云:“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此為再登之作。
岳陽樓在岳陽城西門上,樓西南為洞庭湖,北倚長江,臨江有堤。首句總括岳陽樓以壯觀名聞天下,次句寫站在樓的北面背日處,可以看到江邊長堤。
次聯寫望中景色,湖南境內草木蔥蘢,而江水濁黃,湖水清碧,盡收憑闌望眼之中。“草木相連”一句平平,而“江湖異態”一句精警,簡勁渾涵,句格老成,或“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耶,耐人含詠。
三聯抒發傷時念亂之情。建炎二年,正是徽、欽二帝被擄,北宋江山搖搖欲墜之時,詩人憂心如焚,萬端愁緒,都從斑白的雙鬢上反映出來。這樣的內容也是一言難盡的,而詩人卻以“乾坤萬事集雙鬢”一語盡之,得杜律凝練之法。“臣子一謫今五年”表面上是說個人遷謫時間,其實句下包含“這是怎樣的五年啊”那樣的意思。換言之,一謫五年,并非個人應獲之譴,也不是出于朝廷的意圖,而是因為國難和戰爭影響了仕宦前途。發端于個人遭際,而歸結局于政局。這是很耐尋味的。兩句對仗字面上意遠,細味涵義仍有關聯。陳衍說此聯是“學杜得其骨者”,就是針對其造句凝練、對仗意遠的特點而言的。
作者當時肯定會想到杜甫《登岳陽樓》,或許更遠地想到屈原的賈生,對他們發生深刻的共鳴。末聯就寫這層意思,末句以景結情,說明而不說盡,有篇終接渾茫感——這符合登高望遠的實際感受。從文學繼承上講則是得力于杜詩的。
此詩雖然著眼國事,但作于遷謫的特定環境,故其傷時念亂帶有一種孤臣特具的情結,加之表達凝練老成,故讀來尤其令人感愴。
上一篇: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陳與義《春寒》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