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
【原文】
猛虎白日行,心閑貌揚揚①。
當路擇人肉,羆豬不形相②。
頭垂尾不掉③,百獸自然降。
暗禍發所忽④,有機埋路傍。
徐行自踏之,機翻矢穿腸⑤。
怒吼震林丘,瓦落兒墮床。
已死不敢近,目睛射余光。
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鉤铓⑥。
人形雖羸弱⑦,智巧乃中藏。
恃外可摧折⑧,藏中難測量。
英心多決烈⑨,自信不猜防。
老狐足奸計,安居穴垣墻⑩。
窮冬聽冰渡?,思慮豈不長。
引身入扱中?,將死猶跳踉?。
狐奸固堪笑,虎猛誠可傷。
【注釋】
①揚揚:揚揚自得的樣子。
②當路:擋路,阻礙通行。羆(pí):熊的一種,也叫棕熊、馬熊或人熊,古稱羆。毛棕褐色,能爬樹游水。不形相:看不上眼。
③尾不掉:尾巴不搖動;尾巴搖動不起來的意思。掉:搖動。
④暗禍:隱藏的禍患。忽:忽略,疏忽。
⑤機:捕獸器。矢:箭。
⑥鉤:是一種懸掛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铓(máng):指刀劍等的尖端,鋒刃,這里用來形容老虎爪牙的鋒利。
⑦羸(léi)弱:瘦弱。
⑧摧折:毀壞,折斷;猶死亡之意。
⑨決烈:暴烈。
⑩穴:這里作動詞用,指打洞的意思。垣(yuán)墻:院墻,圍墻。垣:矮墻,墻。
?聽冰渡:傳說狐性好疑,故渡冰輒聽,冰下無水乃過。后遂以“聽冰”謂多慮或處事慎重,這里形容狐貍的警惕和多疑。
?扱(chā):引取。這里指捕獸器。
?跳踉(liàng):跳躍。
【譯文】
威猛的老虎白天也出來行動,它總是心無顧忌,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氣勢昂揚。
它專門喜歡擋住大路,捕食人肉,熊和野豬都看不上眼。
別看它垂著頭,夾著長長的尾巴一動不動,可各種野獸見了它,也都是自動趕緊避讓。
隱藏的禍患往往都是因為疏忽而爆發,殊不知,置它于死地的機關就埋在大路旁。
就算老虎慢慢走著,自己不小心踩上機關,只要碰翻捕獸器就會射出利箭,直穿它的心腸。
受傷的老虎憤怒咆哮,吼聲震動山林丘壑,震得屋瓦墜落,嬰兒也會被顛下床。
縱然它已經死了,還是誰也不敢靠近,因為它那眼睛里還能放射出嚇人的余光。
老虎的威猛,其實只是憑借它的形體外觀,你看它的爪子和牙齒,如同鋒銳的彎鉤和利刃的鋒芒。
人的外形雖然羸弱,但智慧技巧卻在心中深藏。
依靠外表的強壯可以被外力毀壞折斷,甚至導致死亡,而智巧卻在心中深藏,難以猜測與度量。
虎心英武暴烈,過于自信,所以對陰謀暗算,完全不加以提防。
而老狐貍特別奸狡多計,居住在洞穴之中可以安然無事,有時也打洞于殘垣斷壁與圍墻。
深冬季節渡過冰河,總是一邊聽著聲音一邊前行,這樣考慮問題,怎能不圓熟周詳。
但它還是被獵人誘入捕獸器中,臨死仍在掙扎跳躍。
狐貍的奸狡固然可笑,而老虎的威猛也確實令人哀傷。
【賞析】
這首詩為歐陽修早期的作品,詩題為猛虎,但同時將狐貍作對比,然后再在人的智巧面前,將兩種動物的各自命運分別呈現出來,使人、老虎和狐貍三者之間微妙的關系結成鏈條,很有一番寓言風格,耐人尋味。
此詩可分為三部分。首先主要談論老虎。它的性情暴戾,大白天都是揚揚自得地出入山林、大道,看不起其他獸類,專門劫道吃人。老虎憑借自身爪牙鋒利、力大勇猛等外形優勢,稱霸一方,使人和動物都懼怕與它發生正面沖突,都自動躲得遠遠的。接下來人類的出現,讓它領教了“天敵”的厲害,最終它還是敗給了自身的狂妄自大與人的智巧。詩句中“暗禍發所忽,有機埋路傍”“人形雖羸弱,智巧乃中藏”足以說明這一點。就算它慢慢行走,也看不到暗藏的機關在哪里,而一旦觸碰人設的機關,再勇猛的老虎也會被射穿心腸而亡。最后以狐貍的“老狐足奸計”“窮冬聽冰渡”與前文老虎的“英心多決烈,自信不猜防”相對比,突出狐貍的狡猾與奸詐,但最終“引身入扱中,將死猶跳踉”,說明了再狡猾的狐貍仍然逃脫不了被獵人捕獲的命運。
全詩語言質樸直率,刻畫獨特,略有寓言化,意在說理。嘲笑老虎自恃爪牙鋒利,過于自信,而狐貍狡猾多疑,但都難免被人所擒獲。意在警戒世人不可憑仗勇力和奸謀為生,同時也暗含抨擊朝中仕相奸險之意。
上一篇: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瑯琊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