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鄭州
【原文】
朝與周人辭,暮投鄭人宿①。他鄉絕儔侶②,孤客親僮仆。宛洛望不見③,秋霖晦平陸④。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主人東皋上⑤,時稼繞茅屋⑥。蟲鳴機杼悲⑦,雀喧禾黍熟。明當渡京水,昨晚猶金谷⑧。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⑨。
【注釋】
①周人:古稱,指西周時期周王朝所直轄地區的百姓。鄭人:古稱,指西周時期鄭國地區的百姓。
②儔(chóu)侶:伴侶;朋輩。
③宛洛:二古邑的并稱。即今之南陽和洛陽。
④秋霖:秋日持續連綿的雨。平陸:平原;陸地。
⑤東皋: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
⑥時稼:應時的作物。
⑦機杼:指織機。杼:指織梭。
⑧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晉代富翁石崇曾在金谷修筑豪華的金谷園。
⑨窮邊:荒僻的邊遠地區。徇:依從、曲從。微祿:微薄的俸祿。
【譯文】
早上與周地的人家告別,傍晚到鄭地的人家投宿。身在異鄉沒有朋友,孤單的行客與自己的仆人分外親近。古都宛、洛已經看不見了,連綿的秋雨使得平原晦暗不明。種田的老農從遠方的草野歸來,村中的小童在雨中放牧。寄宿的主人家在東皋之上,應季的莊稼環繞著茅屋。伴隨著屋中織機聲的蟲鳴顯得悲涼,在麻雀的喧鳴聲中,莊稼成熟了。明天應該渡過京水了,昨天還在金谷那樣繁華的地方。此行有什么可說的呢?屈從于微薄的俸祿,趕去偏遠的地方罷了。
【賞析】
王維被遠謫濟州,路過鄭州作此詩。此詩真切細膩而平實自然,寫出了遠行客在旅途中的田園村莊之所見所感。
詩歌起句簡單地以“周”“鄭”二地交代了自己的行程。“絕儔侶”“親僮仆”從兩個方面反復描寫遠客的孤單。詩歌描寫村莊景象,自然真實而不加雕琢:“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蟲鳴機杼悲,雀喧禾黍熟。”然而詩人并沒有真正為田園生活的平實自然感到安心舒適,他心中仍然留戀著京城的生活:“宛洛望不見”“昨晚猶金谷”,也正因如此,這次貶謫“窮邊徇微祿”之事,也因為詩人對京城的留戀,更增添了一層愁苦。
上一篇:王維《夷門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寓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