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歌
【原文】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余①。
征人去日殷勤囑②,歸雁來時數附書③。
【注釋】
①蕩子:指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列子》載,有人去鄉土游于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為狂蕩之人也。從戎:投身軍旅。
②征人:指出征或戍邊的軍人。
③附書:捎信;寄信。
【譯文】
清風明月中,我相思正苦,那個狂蕩子已經從軍十余年了。他出征時我多番囑咐他,等大雁歸來之時,要多多寫信給我。
【賞析】
王維的這首絕句語言平易流暢,似從不經意中流出,實為爐火純青、構思巧妙之筆。
伊州歌,是曲調名。商調大曲。《新唐書·禮樂志十二》載:“天寶樂曲,皆以邊地名,若《涼州》《伊州》《甘州》之類”。伊州,大致位于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
詩歌前兩句描寫了一位女子在夜晚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景。清風宜人,明月朗照,良辰美景,卻無人陪伴,只有寂寞的相思之情,纏繞著詩歌的主人公。“蕩子”這一帶有貶義的稱呼,傳達出一種哀怨之情的同時,又讓人感覺是情人間的昵稱,二人感情深厚,情意綿綿。“十載余”突出了這種相思漫長的時間跨度,彰顯了女子的深情,也可以想見這十年多的相思,有多少深摯與苦辛。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的“十載余”,將詩筆倒轉到士兵出發之前。十多年前他離開時,女子曾經不厭其煩地囑咐他要多多寫信,“歸雁來時數附書”,是女子“殷勤囑”的內容。然而士兵有沒有頻繁寫信呢?如果沒有,是他忘了在家等他歸來的女子,還是遭遇了不能寫信的意外?抑或這首詩,就是士兵來信之后,女子讀信而更添相思的場景呈現呢?詩人并沒有對此加以明確交代,為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王維的這首絕句,在當時作為歌曲廣為傳唱。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記載:“祿山之亂,李龜年奔于江潭,曾于湘中采訪使筵上唱云:‘紅豆生南囯,秋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又‘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余。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在座的人聽了,無不勾起對往昔盛世的回憶,紛紛嘆息垂淚。
上一篇:王維《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