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原文】
龍鐘一老翁①,徐步謁禪宮②。欲問義心義③,遙知空病空④。
山河天眼里⑤,世界法身中⑥。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注釋】
①龍鐘: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貌。
②禪宮: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
③義心義:義心,即第一義心,為“自性清凈心”“如來藏”“真如”之異名,指一切眾生先天具有的佛性?!独阗そ洝肪硪唬骸耙孕宰孕缘谝涣x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上上法。”
④空病空:《維摩詰經·文殊利師問疾品》:“得是平等,無有余病,惟有空病,空病亦空。”鳩摩羅什注:“上明無我無法,而未遣空,未遣空,則空為累,累則是病,故明空病亦空也。”《大智度論》云:“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亦空空?!边@里指禪師遙指一切皆空的佛理。
⑤天眼:佛教所說五眼之一。又稱天趣眼,能透視六道、遠近、上下、前后、內外及未來等。《大智度論》卷五:“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凈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麁,若細,諸色無不能照。”
⑥法身: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凈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胺ㄉ怼辈簧粶纾瑹o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
【譯文】
老太龍鐘的一位老人,緩緩行來參謁佛寺。想要聆聽第一義的奧妙,聽說您能了解空病空的法理。山河變幻能盡收于天眼眼底,世界周行能內涵于法身之中。莫要奇怪這里能讓炎熱之氣消散,因為他能使大地四處起風。
【賞析】
王維此詩大概作于天寶后期,當時他在五十歲上下。古人在四五十歲的時候,就已然認為自己是個老人,感慨白發叢生,年老體衰了。此時奸臣當道,王維醉心于佛法之中,游寺訪僧,尋求內心的安寧。
以佛理入詩,容易寫得過于抽象,而王維使用了“山河”“世界”“大地”等在空間上非常開闊的詞語,使得詩歌頗具雄闊之氣。不明佛理之人,讀到“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也能感受到詩歌中的雄渾之氣,感受到佛身的寶相莊嚴。山河、大地為何能盡于天眼,在法身之中呢?這實際上是對上句“義心義”“空病空”的一種遮詮,涉及的佛理,可以概括為“緣起性空”?!独銍澜洝吩疲骸胺且蚓壣?,非自然生”“本如來藏”“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山河、世界皆是相,而緣起法的本質是空性如來藏。王維在宏闊的意象中詮釋佛理,是在向禪師證道。實際上,王維對自己的佛法體悟是頗有信心的。
王維此詩不僅詮法巧妙,而且在人世關系處理上也很老到。他在詮釋佛理的同時,贊美禪師“遙知空病空”,具天眼法身,能令大地生風,對禪師的佛學修養加以極高的贊譽。
上一篇:王維《伊州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夷門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