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六首
其一
楚國有狂夫,茫然無心想。
散發(fā)不冠帶,行歌南陌上。
孔丘與之言,仁義莫能獎。
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復(fù)笑采薇人,胡為乃長往。
【校】
①密樹,劉本、顧元緯本俱作“樹密”。
【注】
楚狂: 《高士傳》:“陸通,字接輿,楚人也。好養(yǎng)性,躬耕以為食。楚昭王時,通見楚政無常,乃佯狂不仕,故時人謂之‘楚狂’。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郤曲郤曲,無傷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孔子下車,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其二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門里。
有時農(nóng)事閑,斗酒呼鄰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復(fù)起。
短褐不為薄,園葵固足美。
動則長子孫,不曾向城市。
五帝與三王,古來稱天子 ① 。
干戈將揖讓,畢竟何者是。
得意茍為樂,野田安足鄙。
且當(dāng)放懷去 ② ,行行沒馀齒。
【校】
①天,一作“君”。
②放,一作“忘懷”,一作“志”。
【注】
垂白: 《漢書·杜欽傳》:“誠哀老姐垂白。”師古注:“垂白者,言白發(fā)下垂也。”
短褐: 《列子》:“衣則裋褐,食則粢糲。”《淮南子·覽冥訓(xùn)》:“裋褐不完。”高誘注:“褐,毛布,如今之馬衣也。”又《齊俗訓(xùn)》:“必有菅屩跐踦,裋褐不完者。”高誘注:“楚人謂袍為裋褐大布。”《史記·秦始皇本紀》:“夫寒者利短褐,而饑者甘糟糠。”徐廣曰:“短,一作‘裋’,小襦也。音豎。”《索隱》云:“趙岐曰:‘褐以毛毳織之,若馬衣。或以褐編衣也。’ (短) 〔裋〕,一音豎。蓋謂褐布豎裁,為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又《孟嘗君傳》:“士不得短褐。”《索隱》:“短音豎。豎褐,謂褐衣而豎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漢書·貢禹傳》:“裋褐不完。”師古曰:“裋者,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褐,毛布之衣也。裋音豎。”又《敘傳》:“思有短褐之褻,儋石之畜。”《晉書·潘尼傳》:“披短褐,茹藜藿。”又《劉驎之傳》:“拂短褐與桓沖言話。”成按:裋褐、短褐,書傳兩見,今人以“裋”字為正,以“短”字為訛,非也。或謂傳中“短”字皆系訛寫,然考岑參詩“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長鞭”,明作“短”字用矣,豈亦以此為訛耶?
園葵: 陶潛詩:“好味止園葵。”
馀齒: 《晉書·隱逸傳》:“乞還馀齒,歸死岱宗。”
其三
日夕見太行,沉吟未能去。
問君何以然,世網(wǎng)嬰我故。
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
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
幾回欲奮飛,踟躕復(fù)相顧。
孫登長嘯臺,松竹有遺處。
相去詎幾許,故人在中路。
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 ① 。
忽乎吾將行 ② ,寧俟歲云暮。
【校】
①寂,一作“習(xí)”。
②乎,凌本作“呼”,非。
【注】
太行: 《太平寰宇記》:“太行山在懷州修武縣北三十二里。”《一統(tǒng)志》:“太行山在衛(wèi)輝府輝縣西五十里,西南連懷慶府界一帶,峰麓雖各有名,然總呼為‘太行’。”
沉吟: 《后漢書·曹褒傳》:“晝夜研精,沉吟專思。”
奮飛: 《詩》:“靜言思之,不能奮飛。”毛萇《傳》:“如鳥奮翼而飛去。”
長嘯臺: 《晉書》:“阮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登皆不應(yīng),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山谷,乃登之嘯也。”《太平寰宇記》:“懷州修武縣有天門山,今謂之百家?guī)r,在縣西北三十七里,以巖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鍛灶處,傳云嵇康所居。《圖經(jīng)》云:百家?guī)r有劉伶醒酒臺、孫登長嘯臺、阮氏竹林、嵇康淬劍池,并在巖之左右。”《一統(tǒng)志》:“蘇門山在衛(wèi)輝府輝縣西北七里,一名百門山。嘯臺在百門山上,即孫登隱居長嘯之所。”
愛染: 《大般若經(jīng)》:“于妙欲境,心不愛染。”
禪寂: 《維摩詰經(jīng)》:“一心禪寂,攝諸亂意。”
忽乎: 《楚辭》:“懷信侘傺,忽乎吾將行兮。”
歲云暮: 《古詩》:“凜凜歲云暮。”
其四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倘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 ①
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 ② 。
兀傲迷東西,簔笠不能守。
傾倒彊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③ ?
【校】
①《河岳英靈集》作“白衣攜觴來,果不違老叟”。
②負,顧元緯本、凌本俱作“有”。
③婦,顧元緯本、凌本俱作“帚”,非。
【注】
陶潛: 《宋書》:“陶潛性嗜酒,家貧不能恒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
白衣: 見四卷“陶潛菊”注。
斟酌: 陶潛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奮衣: 《世說》:“郭林宗奮衣而去。”
兀傲: 陶潛詩:“規(guī)規(guī)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家中婦: 成按:淵明《與子書》曰“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云云,右丞所謂“肯愧家中婦”者,正隱括此語也。顧元緯改“婦”字作“帚”字,且云:實用《漢紀》“家有敝帚”語,諸本作“家中婦”,雖“帚”、“婦”同韻,恐義不可解,今據(jù)《漢紀》改作“帚”。非也。或以淵明有“鄰靡二仲,室無萊婦”之語,謂淵明安得有賢婦而愧之?考《南史·陶潛傳》:“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節(jié),夫耕于前,妻鋤于后。”不可謂無賢婦也。其云“室無萊婦”者,當(dāng)是翟卒之后,故云,不得據(jù)此作證。且“肯愧家中帚”較之“肯愧家中婦”,不更難解乎?
其五
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
夫婿輕薄兒,斗雞事齊主。
黃金買歌笑,用錢不復(fù)數(shù)。
許史相經(jīng)過,高門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鄒魯。
讀書三十年,腰下無尺組 ① 。
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窮苦。
【校】
①下,一作“間”。
【注】
箜篌: 《釋名》:“箜篌,此師延所作,靡靡之樂也。后出于桑間濮上之地,蓋空國之侯所存也。師涓為晉平公鼓焉。鄭、衛(wèi)分其地而有之,遂號鄭衛(wèi)之音,謂之淫樂也。”劉昫《唐書》:“箜篌,漢武帝使樂人侯調(diào)所作,以祠太乙。或云侯輝所作,其聲坎坎應(yīng)節(jié),謂之‘坎侯’,聲訛為‘箜篌’。或謂師延靡靡之樂,非也。舊說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
邯鄲舞: 劉劭《趙都賦》:“狄鞮妙音,邯鄲才舞。”
輕薄兒: 沈約詩:“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
斗雞: 《莊子》:“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陸德明注:“王,齊王也。”
許史: 《漢書》:“上無許史之屬。”應(yīng)劭曰:“許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師古曰:“許氏、史氏有外屬之恩。”
四牡: 《詩》:“四牡孔阜。”
昂藏: 陸機《孝侯周處碑》:“汪洋延闕之旁,昂藏寮寀之上。”
鄒魯: 《史記》:“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fēng),俗好儒,備于禮。”
其六 ①
老來懶賦詩,惟有老相隨。
宿世謬詞客 ② ,前身應(yīng)畫師。
不能舍馀習(xí),偶被世人知 ③ 。
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 ④ 。
【校】
①《萬首唐人絕句》采“宿世謬詞客”四句作一絕,題曰《題輞川圖》。
②宿世,《唐詩紀事》作“當(dāng)代”。
③世,《萬首唐人絕句》、《唐詩紀事》俱作“時”。
④疊用二“知”字,疑誤。
【注】
馀習(xí): 《維摩詰經(jīng)》:“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fù)馀習(xí)。”
上一篇:王維《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