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悟真寺 ①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② 。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xué)四禪。
買香燃綠桂,乞火踏紅蓮 ③ 。
草色揺霞上 ④ ,松聲泛月邊。
山河窮百二,世界滿三千 ⑤ 。
梵宇聊憑視 ⑥ ,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樹 ⑦ ,渭水欲連天。
遠(yuǎn)縣分諸郭 ⑧ ,孤村起白煙 ⑨ 。
望云思圣主,披霧憶群賢 ⑩ 。
薄宦慚尸素,終身擬尚玄。
誰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
①《唐詩紀(jì)事》、《唐詩品匯》俱以此詩為王縉所作。
②開,《文苑英華》作“依”。
③踏,一作“塌”。紅,凌本、《唐詩紀(jì)事》俱作“青”。
④上,《唐詩品匯》作“起”。
⑤滿,一作“接”。
⑥憑視,《文苑英華》作“平覽”,《唐詩紀(jì)事》作“憑覽”。
⑦才,一作“才”。
⑧諸,《文苑英華》、《唐詩紀(jì)事》俱作“朱”。
⑨村,《文苑英華》作“城”。
⑩憶,一作“隱”。
【注】
悟真寺: 《長安志》:“崇法寺,即唐悟真寺也,在藍(lán)田縣東南二十里王順山。白居易有詩述其靈,后改名?!薄斗ㄔ分榱帧罚骸坝褐菟{(lán)田東悟真山寺,寺居藍(lán)田谷之西崖,制窮山美,殿堂嚴(yán)整。”
黃金地: 《法苑珠林》:“須達(dá)長者請祇陀太子,欲買園造精舍。祇陀太子言:‘若能以黃金布地,令間無空者,便當(dāng)相與。’須達(dá)曰:‘諾,謹(jǐn)隨其價(jià)。’便使人象負(fù)金出,八十頃中須臾欲滿,殘馀少地。須達(dá)思惟:‘何藏金足,不多不少,當(dāng)取滿之?!o陀問言:‘嫌貴置之?!鹧裕骸灰?。自念金藏,何者可足,當(dāng)?shù)醚a(bǔ)滿?!o陀念言:‘佛必大德,乃使斯人輕寶乃爾。教齊且止,勿更出金。園地屬卿,樹木屬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
白玉田: 《后漢書·郡國志》:“藍(lán)田出美玉。”張衡《西京賦》:“爰有藍(lán)田珍玉,是之自出。”
咒泉: 《十六國春秋》:“曇無讖隨王入山。王渴須水,不能即得,讖乃密咒石為出水,因贊曰:‘大王惠澤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鄰國聞?wù)撸粐@伏?!?
四禪: 《涅槃經(jīng)》:“獲得四禪,神通安樂?!薄度A嚴(yán)經(jīng)》:“是菩薩住此發(fā)光地時(shí),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樂,諸圣所說,能舍有念正受樂,住第三禪;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住第四禪。”
綠桂: 《拾遺記》:“王母與昭王游于燧林之下,取綠桂之膏,燃以照夜?!?
乞火: 見本卷“鹿女”注中。
百二: 《漢書》:“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睉?yīng)劭曰:“言河山之險(xiǎn),與諸侯相懸隔,地絕千里,所以能擒諸侯者,利百二也?!碧K林曰:“百二,得百中之二,二萬人也。秦地險(xiǎn)固,二萬人足當(dāng)諸侯百萬人也。”
世界三千: 《法苑珠林》:“《長阿含》、《起世經(jīng)》等:四洲地心即是須彌山。山外別有八山圍。如須彌山下,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其邊八山大海,初廣八千由旬,中有八功德水。如是漸小,至第七山下,水廣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其外咸海,廣于無際。海外有山,即是大鐵圍山。四周圍輪,并一日月,晝夜回轉(zhuǎn),照四天下,名為一國土。即以此為量,數(shù)至滿千,鐵圍繞訖,名小千世界。即數(shù)小千,復(fù)至一千,鐵圍繞訖,名為中千世界。即數(shù)中千,復(fù)滿一千,鐵圍繞訖,名為大千世界。其中四洲、山王、日月,乃至有頂,各有萬億。成則同成,壞則同壞,皆是一化佛所統(tǒng)之處,名為三千大千世界,號為娑婆世界。梵本正音,名為索訶世界。依《自誓三昧經(jīng)》云沙訶世界?!薄夺屖弦[》:“三千大千世界,即釋迦牟尼佛所化境也。世界何義?《楞嚴(yán)經(jīng)》云: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又云: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名界、過去、未來、現(xiàn)在名世。《長阿含經(jīng)》并《起世因本經(jīng)》云:四洲地心,即須彌山。梵音‘蘇彌盧’,此云妙高。此山有八山繞外,有大鐵圍山,周回圍繞,并一日月晝夜回轉(zhuǎn),照四天下,名一國土。積千國土,名小千世界。積一千小千界,名中千世界。積一千中千界,名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王城: 鮑照詩:“家世宅關(guān)輔,勝帶宦王城。”
望云: 《史記》:“帝堯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披霧: 《晉書》:“尚書令衛(wèi)瓘見樂廣而奇之,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云霧而睹青天也。”
尸素: 《漢書》:“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潘岳《關(guān)中》詩:“愧無獻(xiàn)納,尸素以甚。”李善注:“薛君《韓詩章句》曰:何謂素餐?素餐者,質(zhì)人但有質(zhì)樸,而無治民之材,名曰素餐。尸祿者,頗有所知,善惡不言,默然不語,茍欲得祿而已,譬若尸焉?!?
尚玄: 用揚(yáng)雄《太玄》事。
草庵客: 《神仙傳》:“焦先居河之湄,結(jié)草為庵,獨(dú)止其中?!?
上一篇:王維《渭川田家》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游感化寺》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