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化寺 ①
翡翠香煙合,瑠璃寶地平 ② 。
龍宮連棟宇,虎穴傍檐楹。
谷靜惟松響,山深無鳥聲。
瓊峰當戶拆,金澗透林鳴 ③ 。
郢路云端迥,秦川雨外晴。
雁王銜果獻 ④ ,鹿女踏花行 ⑤ 。
抖擻辭貧里,歸依宿化城。
繞籬生野蕨,空館發山櫻。
香飯青菰米 ⑥ ,嘉蔬綠芋羮 ⑦ 。
誓陪清梵末,端坐學無生。
【校】
①《文苑英華》作“游化感寺”。
②地,凌本、《唐詩正音》、《唐詩品匯》俱作“殿”。
③鳴,《文苑英華》、《唐詩品匯》俱作“明”。
④雁,一作“鳳”,非。
⑤踏,《文苑英華》作“蹈”。
⑥菰,一作“萌”。
⑦綠,一作“紫”。芋,《文苑英華》、《唐詩品匯》俱作“筍”。羮,《文苑英華》作“莖”。
【注】
翡翠: 梁簡文帝《詠煙》詩:“欲持翡翠色。”
瑠璃: 《法華經》:“地平如掌,瑠璃所成。”
檐楹: 謝惠連詩:“落日隱檐楹。”
金澗: 鮑照詩:“霜崖滅土膏,金澗側泉脈。”
雁王: 《佛報恩經》:“有五百群雁從北方來,飛空南過。中有雁王墮獵網中,時有一雁悲鳴吐血,即鼓兩翅來投雁王,五百群雁徘徊虛空,亦復不去。獵師念言:‘鳥獸尚能共相戀慕,不惜身命,我今當以何心而殺是雁王?’尋時開網,放使令去。”《法苑珠林》:“宋京師道林寺有沙門僧伽達多,博通經論,偏以禪思為業。以元嘉之初來游宋境。達多常在山中坐禪。日時將逼,念欲受齋,乃有群鳥銜果,飛來授之。達多思維:昔獼猴奉蜜,佛亦受而食之;今飛鳥授食,何為不可。于是受進食之。”
鹿女: 《佛報恩經》:“有國號波羅奈,去城不遠,有山名圣所游居。其山有一仙人住居南窟,復有一仙住居北窟。二山中間有一泉水,其泉水邊有一平石。爾時南窟仙人在此石上浣衣洗足。去后未久,有一雌鹿來飲泉水,次第到浣衣處,飲是石上浣衣垢汁。飲此衣垢汁已,回頭反顧,自舐小便處。爾時雌鹿尋便懷妊,月滿產生。鹿產生法,要還向本得胎處,即還水邊,住本石上,悲鳴宛轉,產生一女。南窟仙人聞是鹿大悲鳴聲,即出往看,見此雌鹿產生一女,以草衣裹拭,將還,采眾妙果,隨時將養,漸漸長大。至年十四,其父愛念,常使宿火令不斷絕。忽于一日,心不謹慎,便使火滅。其父語其女言:‘北窟有火,汝可往取。’爾時鹿女即往詣北窟,步步舉足,皆生蓮華,隨其蹤跡,行伍次第如似街陌。往至北窟,從彼仙人乞求少火。爾時仙人見此女人福德如是,足下生蓮華,報言:‘欲得火者,汝當右繞我窟,滿足七帀,行伍次第,了了分明。’隨其舉足,皆生蓮華,繞七帀已,語其女言:‘復當在此右邊還歸去者,當與汝火。’爾時鹿女為得火,故隨教而去。”
貧里: 用《法華經》窮子事,見二十卷“寶藏”注。
歸依: 《華嚴經》:“哀哉眾生,生老病死之所恐怖,我當云何,為作歸依,令其永得身心安隱。”
野蕨: 謝靈運詩:“野蕨漸紫苞。”
嘉蔬: 郭璞《江賦》:“挺自然之嘉蔬。”傅亮《喜雨賦》:“覃馀潤于嘉蔬。”
綠芋羮: 沈約詩:“綠芋郁參差。”《漢書·翟方進傳》:“飯我荳食羮芋魁。”師古注:“羮芋魁者,以芋根為羮也。”
清梵: 庾信詩:“清梵兩邊來。”
上一篇:王維《游悟真寺》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游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