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原文】
越女采蓮秋水畔①。窄袖輕羅②,暗露雙金釧③。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④。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⑤。離愁引著江南岸。
【注釋】
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畔:旁邊,邊側。
②輕羅:質地輕軟而薄的絲織品。
③釧(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④鸂鶒(xī chì):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喜歡水上雙雙共游,故又稱紫鴛鴦。灘頭:指江、河、湖、海邊等水漲淹沒、水退而顯露的淤積平地。
⑤歸棹(zhào):指歸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遠:遠去。
【譯文】
越女采蓮在明凈的秋水湖畔。身穿輕紗羅裙,揚起窄小的衣袖,一雙金光閃閃的手鐲在玉腕上時隱時現。她那綽約的風姿和婀娜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抬起纖纖玉手摘下鮮艷的蓮,花兒好似她的臉頰一樣嬌艷。不忍折斷花莖,總是被那扯不斷的絲絲縷縷亂了芳心,撩起了心中的綿綿情思,與那藕絲爭比誰更繚亂。
轉眼間天色見晚,采蓮船在風浪中搖蕩,只見一對對紫鴛鴦雙宿雙棲在淺灘。此刻,霧氣濃重輕了云煙,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不見了同來的伙伴。這時,遠處隱隱傳來了棹歌聲,隨著歸去的行船越走越遠。撒下一路離愁,牽引著長長的江南兩岸。
【賞析】
歐陽修因得罪宰相而遭到貶謫,被降知夷陵縣。這首詞大約作此期間,描寫了一位采蓮女,展現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表達了她的相思離愁,借以抒發自己官場失意的情懷。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奏,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妙齡采蓮少女,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的情景。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現,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接下來分別描寫了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與情感。一句“芳心只共絲爭亂”,巧妙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矛盾,以“此絲之亂”擬化“彼心之亂”,語淺意深,構想絕妙。
下闋寫天色漸晚,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接著“露重煙輕”,是說天幕漸漸暗下來,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天色已晚,暮色深重,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同伴,其焦急之情可想而知。接著一句“隱隱歌聲歸棹遠”,引人遐想,忍不住關心她們是否都已快樂歸去,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使人似若有所失,心緒為之牽絆。
通篇委婉回環,如此曲終而蘊味不盡,正是這首詞的絕妙之處。
上一篇:歐陽修《蝶戀花·欲過清明煙雨細》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后》原文、注釋、譯文、賞析